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全国多地出现大雾 让人想起了1952年伦敦的大雾事件

2016年11月10日 10:46   来源:东方网   吴兴人

  雾霾天气是怎么造成的?现在,又有一个确切数据回答了这个问题:11月5日,中国环保部通报东北、华北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及督查情况。环保部称,对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分析表明,硝酸盐仍是本次过程中PM2.5的最主要组分,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仍是北京主要污染来源之一。另一数据表明:燃煤、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排放是东北地区PM2.5最主要的贡献源。东北地区共有39家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异常、涉嫌超标。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应当和谐相处。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发生了异化,自然就一定要给人类一点颜色看看。一点面子也不给。生活中一再提供这样的实例:一旦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导致破裂,各种意想不到的灾害就会从天而降。1952年12月5日的伦敦大雾,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始于1800年左右,这与欧洲的工业革命正好同步。接下来的两百年的资本扩张,一方面带来经济的飞速增长,另一方面使得环境污染愈演愈烈。诚如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双城记》开头写道:“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种种的时期;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1952年12月3日,灾难发生的前两天,习惯了阴冷冬天的伦敦人迎来了一个暖冬天气。最高气温甚至达到了6度,不少伦敦人走出家门享受难得的好天气。12月4日午后,云层开始遮蔽天空,阴霾开始弥漫。不过,谁也不会想到,一场悄无声息的杀戳,由此拉开了序幕。

  从12月5日到12月8日这四天里,伦敦这场大雾成为一场“杀人雾事件”。当时,煤烟从空气中纷纷飘落,大的烟尘颗粒落在屋顶、街道上,落到了行人的帽子上和衣服上,较小的烟尘则随处漂流。夹带着烟尘的雾气,化作一阵黑色的毛毛细雨,其中还夹带着鹅毛大雪般的片片煤屑。整个伦敦城沉浸在烟尘之中,能见度很低,剧场里因观众看不清台上的演出而停止演出。那次雾霾无论在持续时间上,还是程度上都超过了之前的所有的雾霾天气,它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当天,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不久,伦敦市民也开始对毒雾产生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的病人明显增多。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伦敦死亡人口人数达4000人。由于死的人太多,伦敦的公墓人满为患。是年12月,伦敦交警举着火把指挥交通。在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后的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烟雾事件而死亡。当时,殡仪馆的棺材全部卖光了。这一切,至今想来,还是令人不寒而栗。

  马克思曾指出:“人类面对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态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伦敦的大雾决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作为一种“增长病”,雾霾天气的出现被广泛认同是源于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没有考虑环境的容纳能力。由于19世纪中大量运用煤炭作燃料导致环境污染后,在20世纪50年代前,的一百年间,伦敦曾经有过约十次大规模的雾霾事件。

  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

  伦敦的雾霾教训和治理经验都值得我们汲取。时下,汽车尾气成为最大的污染源。据统计:我国每年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大约在1.2亿吨左右。人们在享受舒适、便捷的同时,汽车尾气也无情地报复了人类。一辆轿车每年排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汽车发动机每燃烧1千克汽油,要消耗15千克新鲜空气,同时排出150~200克的一氧化碳(CO)、4~8克的碳氢化合物、4~20克的氧化氮等污染物。这样会危害城市环境,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地表空气臭氧含量过高,加重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环境转向恶化,据统计,59%以上的的哥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肺癌患者增加。

  我们不要等到出现第二个伦敦的“杀人雾事件”,才来下大力气来治理雾霾。治理大气污染,各种措施应多管齐下。治理汽车尾气则是重中之重。据悉,北京市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第六阶段车用燃油标准。预计使用第六阶段油品后,在用汽油车颗粒物排放降幅达10%。同时,经过两个月置换期后,明年3月1日起,北京市严禁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新标准要求的车用燃油。这些措施,对上海和其他城市都有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别说到交通拥堵就拿伦敦说事    2015年07月24日
  • ·中国力量撬动伦敦金    2015年06月24日
  • ·经济复苏路上的伦敦信心    2014年05月2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