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香港交易所宣布将筹划”伦港通”,旨在连接伦敦和香港大宗商品市场。笔者认为,“伦港通”来了,“沪伦通”也不会远了。
10月21日,香港交易所集团全资附属公司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及伦敦金属交易结算所(LME Clear)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有意在期交所与LME之间建立交易通、以及在期货结算公司与伦敦金属交易结算所之间建立结算通,该项计划简称”伦港通”。港交所同时表示,“伦港通”的实施须待取得香港、英国及欧盟的监管批准方可落实。
在此之前,另一项连接伦敦及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沪伦通”计划在国内资本市场讨论已久。
在今年9月21日举行的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中英两国政府宣布“双方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交易所就互联互通问题开展可行性研究”。此后的9月25日,在证监会的例行发布会上,针对媒体关注的“沪伦通”推出的可行性问题,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伦敦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证监会一直高度重视与英国金融市场和监管部门的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和深化互利合作。
但张晓军同时也指出,由于沪伦两市所处时区不同,两个市场监管机制、交易制度、基础设施差异也较大,不可能简单复制沪港通试点的业务模式和做法,但证监会支持两地交易所层面开展可行性研究,探索合作模式。
尽管这一建议还尚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但笔者认为,国内目前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压力,资本市场又刚刚经历了大幅波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中英两国决定开展伦敦、上海股市通的可行性研究,显示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者仍然具有吸引力,这对于稳定当前的资本市场和强化投资者信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笔者坚信,“沪伦通”的推出只是时间问题,随着我国的股票市场总体市值规模越来越大,上市公司的数量和影响力在不断壮大,中国资本市场无疑会成为全球投资者越来越关注的市场之一,那么,与全球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将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出去,同时也是全球投资者走进来的必然趋势。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