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不妨再主动些

2016年11月09日 09:09   来源:人民日报   希 仁

  □治理拥堵,怕就怕一边承认困难,一边又缺乏紧迫感

  如今,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居民的心病,以至于每逢节假日,“不出门”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到底还有没有救?上海市的交通大整治及其带来的初步效果,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有些拥堵是可以避免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解决的情况如何,是一个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种反映。近年来,有些地方试图“利用空间换时间”,加大高架桥的投入建设力度,可是这种做法效果并不理想,路修到哪里车就会开到哪里,哪里有路哪里就还是会有拥堵。最近关于网约车经营管理的征求意见稿,特别是网约车主体资格的限制话题广受社会舆论关注,一个网约车司机告诉我,他开始琢磨“对策”了,即“把私家车挂靠到公司上,然后继续照常个人接单”……也许你会说“如果没有上述措施,城市会比现在更拥堵”,此言不虚,但我们也应看到,上述措施只是一时的必要之举,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对于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管理等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滞后的,很多的治堵举措也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如今,随着交通拥堵及其各类特征的逐步凸显,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对问题的研究愈发深入,治理手段也在不断丰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着力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扭转交通拥堵的局面呢?

  我们可以把相关工作做得更为细致,比如对于一个交通路口来说,利用大数据分析一段时间里该路口处的交通流量,合理调控交通信号灯配比时间,进而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我们还可以对问题治理想得长远些,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可以提前将交通拥堵因素纳入规划设计,使得城市功能布局和道路网建设相辅相成,实现道路交通科学性和百姓生活舒适度的共赢。如今,很多地方都有路况实时通报,提示广大司机注意道路选择和出行时间,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提前作为。

  治理交通拥堵确实很挠头,但是并非没招可想,怕就怕一边承认困难,一边又缺乏紧迫感。越是难越要迎难而上,只要我们把交通拥堵问题想得更全面一点、细致一点,条分缕析地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缓解交通拥堵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