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车堵得让人心焦,掏出手机想发一条朋友圈舒缓一下被拥堵的心情。拍了一张照片,满屏红红的刹车灯,上传照片、简短的文字已写好,选择发送的那一刻,我犹豫了,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删除,最终取消了发送。为什么犹豫?我在那一刻想起,堵车是常态,每天都如此,发一条朋友圈是不是徒增一份“矫情”?罢了。
有时候会翻翻之前发过的朋友圈,竟然会有恍惚之感。高兴了、苦恼了、焦虑了,那时候各种情绪自己都迫不及待想要“现场直播”。一边翻看一边删除,删除的片刻还会在想:当时怎么那么多“废话”呢?
我知道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不同,最初的时候,圈里是自己“信任的人群”,你发布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想与这个信任的人群交流。但现在回头看,事无巨细的各种生活细节全部公布出去,要么是自己“倾诉欲”太强,要么说明自己太过矫情,刷存在感的欲望过于强烈。大概是不想让自己再说“废话”,所以后来我发朋友圈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掂量一下到底有没有必要。我倒不在乎自己发的内容对别人有没有价值,我只是潜意识考量,所发的内容和自己这个年龄段是否相配。掂量的次数多了,发朋友圈的频率自然也就降低了。
矫情病到了一定年龄会自愈的,存在感可以试着从别处找。有时候太忙了,一整天都顾不上刷一遍朋友圈,也不觉得落寞。倒是有一次看到一则新闻说,心理专家表示,生活细节暴晒过度、朋友圈发送频率频繁的人,或许隐藏某种心理问题。当你时不时想发条朋友圈“倾诉”的时候,最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存在有待解决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分析有没有道理,不得而知,很多人对此大概都会一笑而过吧。不过确实得承认,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有时候让人多看一眼都是奢望,经常发朋友圈的都是寂寞孤独的人。
可朋友圈到底是没有从前热闹了。微信上线4年多,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它社交,同样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它产生审美疲劳。很多人说自己刷朋友圈越来越少了,是因为圈子里卖东西的“微商”越来越多。什么样的人构建什么样的圈子,朋友圈里的“微商”太多只能说明自己的圈子停滞在这个层面。分享和传播是微信朋友圈的特质之一,我从来没有鄙视过那些售卖东西的微商,就像我所在的媒体圈,大家把自己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里,本质上也是一种“兜售”,只不过“兜售”的是自己的文章或观点罢了。
也有很多人说,朋友圈已不是最初的“朋友圈”,不得已的社交把朋友圈变成了事实上的通讯录,尤其是当朋友圈变成“工作圈”,朋友圈里的所言所感已不再自由。这有什么?分组、标签,微信这方面的功能样样俱全,只要你有心屏蔽某些人,轻而易举就可以把他们屏蔽掉。
所有的借口也只是借口而已,抛开“职位越高的人在朋友圈越沉默”的现象不说,大多数普通人在朋友圈里也越来越沉默,归根到底还是你想要从这个“圈子”里抽离出去。就像“年龄能治愈矫情病”一样,你自己构筑的生活已足以支撑你的内心世界,不再需要他人的介入分享。评论了又能如何,也许人家正闲得无聊随手敲上几个字;点赞了也许只是人家看了一眼,小小的赞也未必代表人家内心对你有所欣赏。我的一位“极品”朋友曾说,他解闷的方式就是在朋友圈点赞,不看内容,却从头“赞”到尾。
微信朋友圈已4岁,它也从最初的“私域”进化到如今的半公共化,在一个半公共化的场域内,心智成熟的人都应该遵循一个“底线”:每一个发朋友圈的人都有责任尽量避免让不合适的内容出现在不合适的受众眼中。比如你在晒娃之前,无论是否是出于好意,都尽量不要让不想看到你晒娃的人看到你的娃。朋友圈里的生活会让人更成熟,不是很少去圈里晒生活了,而是很少通过“晒”来获取存在感。当你有了足够的自我认知能力,就不再需要通过别人的点赞来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