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给企业减负如何避免此消彼长?

2016年10月30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改革是减轻企业负担最根本的手段。在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同时,通过打破垄断,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企业的负担降下来,而不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

  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对负担主观感受增强,56%的企业认为当前总体负担较重,负担重的领域依次为人工成本、融资成本、水电气土地等要素成本。

  有关企业负担的话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而且全社会都一直在致力于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可是直到如今,这一难题仍在困扰着企业、困扰着政府。原因就在于,按下葫芦浮起瓢,企业负担的内容也在治理中不断发生着变化,使治理工作难度加大。

  上世纪八九年代及本世纪初,企业负担主要来自于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摊派和罚款,现在则转向了人工成本、融资成本和要素成本。收费和罚款等已经过治理,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逐渐加大,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九成左右的企业对目前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表示认可,认为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清晰易懂。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新出现的负担降下来,特别是报告中提到的人工成本、融资成本和要素成本。

  客观地讲,这些成本中有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加的,有的则是不应当出现的。譬如人工成本中的员工薪酬,就是企业必须考虑的。发展经济,就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如果一直维持低报酬,发展经济就失去了意义。但是,人工成本中的社会保险基金则应当降下来,至少不能再维持目前占工资总额40%的高比重。这样的比重,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员工收入水平的提高。

  融资成本和要素成本,则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两个方面。现在的企业融资成本,显然高得出奇。别的不说,仅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两家银行的利润之和就比200多家制造企业的利润总额还要多,这就足以说明企业的融资负担有多重。因为,按照目前银行的经营范围,息差仍然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假如银行的利润减一半,对企业来说,该是一个什么景象?

  要素成本中,土地是企业负担加重最主要的方面。这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地价的过快上涨,使企业的用地成本大大提升;二是房价的过快上涨,使员工收入提高的诉求更加强烈,企业面临的涨薪压力更大,继而推动人工成本上升。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这不免让人怀疑地方政府减轻企业负担的诚意,减少了收费收入,却又增加了土地出让收入,甚至比收费还要多。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自然应当采取措施来加以治理。而从治理乱收费等工作的经验来看,改革无疑是减轻企业负担最根本的手段。必须大力度地推进改革,包括金融、投资、财税等各项改革,都要向纵深推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同时,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垄断行业的改革中来,通过打破垄断,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企业的负担降下来,而不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实体经济轻装上阵需出实招实策

     社保降费让利企业 应避免零和博弈

     社保费率超美日不一定成为降费率的理由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