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消费者也发现,辛辛苦苦到国外背货,到头来不少产品还是“中国制造”。如从日本辛辛苦苦背回来的马桶盖,结果是杭州造。
实际上,这种现象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出现。所不同的是,那里到国外“买”国货的人,大多是因为没经验,或者压根就不认得上面的“CHINA”就是“中国”的意思,属于“误买”。而今天的到国外“买”国货,则明知故买,是对到了国外的“国货”更放心。这不是打嘴巴,而是消费者用脚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内外有别”进行投票,想以此提醒有关方面能够对这样的现象引起重视。
可以肯定,不是所有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内外有别”的,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应当“内外一致”。关键是,就是这些少数,让消费者无法判断哪些产品是可以放心购买的,哪些产品是无法令人放心的。相反,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则都可以让人放心。与其不能放心地购买,不如费些力气和功夫,到国外去买个放心了。
显然,这样的结果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来说,既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挑战。国人到国外去买国货,且不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因素,而是不放心国货在国内销售的质量,可能就不是国人的媚外,而是产品质量标准和监管等方面的“贱内”,让中国消费者无法享受到与国外消费者平等的服务。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某些产品的国内标准低于国际标准,加上企业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有关方面对产品进入市场又把关不严,导致部分产品在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两张皮”,国内销售的产品在品质方面低于国外销售,“媚外”也就不可避免了。要知道,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不利于国内消费环境的改善,也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特别是没有出口产品的企业,会因为国内消费市场对产品品质要求不高而忽视产品质量的提升、忽视技术创新、忽视管理水平提高。
在短缺经济时代,不管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好差,也不管有关方面在产品的标准和质量方面是否严格把关,产品都能够顺利地销售出去。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够通过“缝缝补补”再次卖出去。现在,市场已进入饱和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严重饱和状态,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质量的要求也就会越来越高。那些品质不太好、质量难保证的产品,恐怕就要受到消费者的抛弃了。为什么三鹿奶粉事件会给整个奶业带来一场严重的危机,说到底,就是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品质要求提高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企业仍然按照传统的思维经营,相关职能部门也按照传统的思维监管,那么,中国产品就会出现信任危机、中国企业则出现信用危机。显然,这不是希望看到的结果。
如果说前些年国人只是到国外狂扫奢侈品的话,近年来则逐步转向狂扫普通消费品和生活必须品了。其中,不乏到国外买国货的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对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也是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的。一旦国外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将其作为打击中国企业的切入点,可能中国企业会毫无还手之力。
中国在从温饱时代全面迈向小康时代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必然会提升。如果企业在经营观念上不能跟上消费者对消费需求的节奏,从而不断地提高产品品质、产品质量,等待企业的可能只有被淘汰。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除了对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创新提出挑战之外,对供给侧的供应质量、供应结构、供应品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方面,显然是难以与发达国家抗衡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国人到国外买国货,只是中国在产品质量和品质方面的一种表现,也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中国在整个产品生产领域和技术创造、质量管理、品质提升方面的问题。至少,企业的观念尚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也没有跟上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步伐。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