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学的那段情缘

2016年10月20日 08:23   来源:人民日报   

  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花落“游吟诗人”鲍勃·迪伦,文情盎然,诗意丛生。没有人可以为文学下一个完美定义,也没有人可以否认文学春风化雨般的拂煦与浸润。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是密友、是良师,是“人的生活的百科全书”。本期微议录,让我们聆听来自微友们与文学间的低声细语,感受文学带给我们的那丝心动。

  参与互动,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和本版。

  ——编 者

  面皮纸藏“聚宝盆”

  不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偏远农村的文学爱好者与文学的结缘都堪称奇特,我也深有感受。

  在我读三年级的某天,母亲用自家种的小麦换回几斤面条。清点面条时,我竟意外发现包装纸上印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文字很零散,东拼西凑才发现竟是报纸的一部分。这对当时书本匮乏的我来说如获至宝,简单拼接一下,便兴致盎然地品读起来。之后,就如同发现了“聚宝盆”,我用弹珠同村里孩子换“面皮纸”,一时间,村里很多人家的面条都没了“皮”。

  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小学教语文,看着孩子们捧着崭新的书页,闻着沁人的书香,总让我回想起那些“断壁残垣”的纸屑,和那段对文学如饥似渴的岁月。

  ——@李先军

  最是乡情韵味长

  在地方的一家报纸上连载乡土题材的作品时,有人问我写作的灵感,我回答,是父亲给的启发。

  一次写作文时,父亲犁田回家,还卷着沾满泥土的裤管,见我咬着笔头,皱着眉头,对我说,“你写不出人物的特点?就写隔壁麻子大伯啊!早上洗的脸,中午犁田的时候麻窝里的水都没干,这就是特点!”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我便开始留意生活的点滴。

  虽然离开故乡多年,但每次手捧那些描写故乡风物人情的文字,总感觉有浓浓的泥香味飘过,给人静美,令人牵挂。当自己想写点文字的时候,记忆深处中故乡的山水、草木、花鸟、故乡人、故乡事,都会汹涌而出,激发我写作的灵感,赐予我提笔的激情。

  ——@冉鹏

  与文学窃窃私语

  小时候,文学是日记的涂鸦,简单勾画,稚嫩无比却留存了儿时欢笑;上学了,文学是博客的随性,一丁点朦胧情意,就开始为赋新词强说愁,字里行间的情感,简单而纯净;再后来,文学变成了生活的惊喜,陌生人闲谈中的心有灵犀,街角书店里的“大浪淘沙”,都让单一的生活不再单调。

  文学的领域很大,身处文学边疆的我很渺小。但我依然享受与文学的窃窃私语。她见证了我的成长轨迹,我也领略过她的旷世之美。我把生活的琐碎与之倾诉,也把文学的感动付诸生活。谁说文学只能高大上?不论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对我来说,文学是最长情的陪伴,是儿时伙伴,是少时密友,更是生活伴侣。

  ——@于砼

  茁壮成长的“嫩芽”

  1988年,我被选调到丰城寒山农技中学担任高中一年级班主任,教语文。开学初,学生对农技热情不高。为了改变大家的精神面貌,结合当时校园崇尚文学的氛围,我决定办一份文学小报。小报取名“嫩芽”,选发学生习作,荐读文学名著。第一期小报油印出来,大家争相阅读,热烈讨论。后来,有学生的散文被丰城市文联主办的《剑苑》刊发,让全体学生都高兴了好一阵。

  一份“嫩芽”校园文学小报,能让一群彷徨中的人苏醒,成为茁壮成长的“青苗”,可见文学的魅力。文学绝不只是文字的游戏、形式的排比,更是情感的表达和精神的共鸣。也由此,文学应该成为伴随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良师、益友。

  ——@徐新林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