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庆63岁的熊阿姨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办理了出院手续。前不久,她因突发性风湿性心脏病入院,住院期间,产生费用约1.27万元。受益于四川、重庆间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新政,熊阿姨无需从成都带上一堆单据和发票回重庆报销了。此次在成都住院治疗,重庆医保替熊阿姨支付了近1.05万元,而她本人只付了不到2200元医药费。(10月18日人民网)
假如没有医保跨省异地结算,熊阿姨就不可能享受到如此优惠和便捷,异地结算的好处不言而喻。但熊阿姨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她得益于四川和重庆两地相邻、且两地签定了医保异地结算的相关协议,建立了点对点的结算通道。假如其他省份的患者到成都、或者熊阿姨到其他省份,也许就没有这么走运了。
当前所有的医保跨省“漫游”,都以点对点的形式存在,即省(市)之间通过协商签定协议,搭建结算平台,实现两地患者异地就医的互惠互利。就连率先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全覆盖的海南省,也是分别与30个省份逐一签定合作协议,形成30个点与一个点之间的协作。当前虽然也存在区域性协商签定协议的做法,比如京津冀、黔滇渝等区域就是如此,但即使是区域性协作,也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且无法复制到区域外,在性质上仍属点对点协作,只不过是多点协作而已。
若协作能够完成从点到面的跃升,则医保跨省“漫游”就能变成现实。但这样的跃升决非数量上累积,而是质量上飞跃。不同省份的医保政策各有差异,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范围、报销政策等都不一样,点对点的协作,只要记住对方的不同就行,工作量很小,一旦上升到全面协作,对于全国各地不同的政策,医保基金审核和报账就无法熟练掌握各地的差异,难度可想而知。医疗信息传输也是如此,从点到面,就意味着点对点的沟通难以为继,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汇总交换系统,并在这个系统中解决差异性的识别与兼容等问题。
有相对一致的政策,有统一的运作模式,医保全国“漫游”就容易得多,否则,政策差异大、操作程序各异,就会一团乱麻、难以理顺。假如各县市的政策仍保持千差万别,一旦强推全国“漫游”,设别差异这个巨大工作量都难以完成,更别谈对不合理医疗的监管了。把能统一的尽量统一,将差异降到最低,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医保“漫游”的阻力,实现“漫游”从点到面的跃升。
有利的条件是,相比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由于产生较晚,各地的政策差异性很小,且当前正处于两者并轨为城乡居民医保的关键时期,各地都在制定相应政策,假如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把政策制定的相对统一些,并让城乡居民医保在“漫游”方面先走一步,势必能为医保全国“漫游”积累宝贵经验。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