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战略意义的理性审视

2016年10月09日 08:03   来源:光明日报   胡长栓

  近日,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展出,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速铁路列车等在内的一大批“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与公众亲密接触。刘淮宇摄/光明图片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科技创新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党中央站在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基于对科技创新战略意义的理性审视,明确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创新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目标,多维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科技创新的理论,为新时期我国科技创新的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

  清醒的时代自觉。与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社会不同,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最活跃的生产力因素不再是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等,而是发展迅速的科学技术。高尔基指出,“科学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系统,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今天,科技创新更加成为决定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性力量,习近平同志从对当前时代现实的清醒自觉出发,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而明确了科技创新在社会整体发展结构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科技创新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特征,抓住了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的“牛鼻子”。

  鲜明的民族立场。习近平同志科技创新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立场,始终把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通过反思近代中国落后的历史教训,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习近平同志通过揭示科技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表明,如果我国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无数事实昭示我们,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反思民族落后的历史教训、总结民族发展的现实实践、面向民族未来的奋斗目标,鲜明的民族立场始终是习近平同志科技创新思想不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宽阔的全球视野。习近平同志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宽阔的全球视野,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科技创新思想的战略眼光。“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科技创新必须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在重要科技领域的跨越发展,一方面因为在很多方面还没有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技术,还没有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全球视野、开放意识,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善于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发展,而不能封闭保守、夜郎自大;另一方面因为全球综合国力日趋激烈的竞争,决定了单纯的学习引进不可能掌握全球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而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仰人鼻息、拾人牙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但始终没能掌握最核心的技术,这就充分说明中国的科技创新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

  深远的历史眼光。坚持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既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又要有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历史定力,更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明确“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观照。针对“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观念和“在实际工作中对科技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做法,习近平同志指出,这种想法和做法必须纠正。很多科研也许是明天的工作,但今天不开始干,需要时就真的成“远水”了,体现着习近平同志科技创新思想的历史定力。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在世界尖端水平上一定要有自信,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源于坚定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做出的科学论断。

  坚定的领跑目标。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严重缺失,中国是制造大国却不是创造强国,始终是国人之痛。在世界互联网十强企业中,中国虽然占有四席,但核心技术、核心元器件却严重依赖国外。在国内市场已占八成份额、国际市场份额也不断攀升的国产智能手机,其中很大部分的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生产的苹果手机,每部价值构成中,中国工厂的价值仅占成本的1.8%,却要为拥有核心技术的美国GDP贡献达400美元。如何实现科技领域的“跟跑者”到“同行者”,再到最后的“领跑者”,是习近平同志科技创新思想的坚定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要“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勇立潮头敢领先,正是习近平同志科技创新思想体现出的魄力和勇气。

  (胡长栓,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办公厅)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