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炒苹果7”背后的焦虑(图)

2016年09月19日 14:56   来源:东方网   犁一平

  “高考前许过诺,考上大学就送他‘苹果’。”9月17日,中秋小长假最后一天,成都锦江区太升南路一手机店,市民廖先生打算兑现承诺,给孩子买新款苹果手机。但在听闻销售报价后,一家子只好放弃。(9月18日《华西都市报》)

  有人无不调侃的说“四个苹果改变了世界”。这四个苹果分别是亚当和夏娃吃掉的那个苹果、砸中牛顿的苹果、苹果手机、小苹果。然而,在四个苹果中,最牵动中国消费者的是苹果手机。每次苹果手机新产品上市都会引起中国消费者的狂欢,而且,第一时间买到苹果手机新产品似乎成为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引发很多人的“吐槽”。有人反唇相讥,说“吐槽”者不过是“葡萄酸心理”。

  似乎大家都有理,但是,作为一次商品,采取这种“限量式”发售,本身就是一种炒作,吊足了中国消费者的胃口。说得难一点,这其实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一种“蔑视”或“歧视”,而被耍得团团转的恰恰是那些自认为非常前卫的人,在满足了虚荣之后,不能不反思。是啊,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其本意不过是打电话、发短信、微信,结果却变成了一种“身份象征”,实际上不过是“装逼”,不惜花高出市场几倍的价格拥有一部炒苹果7,不觉得太奇葩么?可是有的人还沾沾自喜。

  这是一种非常不理性的消费行为,也折射不理性的消费心理,有的人对名牌有极强的占有欲,不惜花高价买苹果7,这也是外国人质疑中国人口素质的理由之一。有的人之所以为“苹果7”疯狂,不只是因为他们不差钱,事实上有的人并非富翁,也不是富二代,而是没有收入来源、尚在靠父母供养的大学生或准大学生,有的人甚至不惜卖肾,有的戏谑的说“肾不够用”,由此看来,有的人真是“病”得不轻。这真是一个无法理解的怪现象,但这些人其实很可怜。

  这足以说明社会有些病态。这种病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炫富”“装逼”。这都是“面子”观念在作怪。有的学生家风不纯,父母有钱,子女也狂妄,而且,养成了不好的个性,歧视那些“穷人”,并建立排他性“小圈子”,拉帮结派,把江湖习气带进了校园,刺激过不了“面子”观的人部分学生。当然,有的大学生交了女朋友,且女朋友爱慕虚荣,男朋友不得打肿脸充胖子。

  舆论“吐槽”消费者把苹果7炒到2万4千元,不只是唉叹有的大学生虚荣心太强,自不量力,更在于担忧某些国人的劣根性,凡事没有自己的头脑和主见,盲目跟风,就像一个盲流。不理性的消费者“苹果7”而疯狂,不单是乐翻了“黄牛”,也笑翻了故意戏弄中国消费者的始作俑者。明明是典型的“败家子”,说起来有些可悲,可是还自认为“能”“酷”“牛”,岂非咄咄怪事?这些大概就是舆论炮轰“炒苹果7”的原因。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