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天价药方”岂能“无人管”(图)

2016年09月13日 13:21   来源:东方网   何勇海

  不久前,甘肃兰州的刘女士陪同丈夫在静宁路一家惠仁堂药店就诊,刘女士发现,在接诊医生马顺兵开出的处方单上,密密麻麻写着60多种中药,其中不乏西洋参、鹿茸等名贵中药。一副药就是1600多元,三副药就是5000多元。“天价药方”引发舆论关注后,该药店返还了患者全部药费,相关部门也在近日开出罚单:行政罚款5000块钱。(9月12日《三湘都市报》)

  医院医生开具“天价处方”,前些年时有所道,在卫生部门整治下,现在在绝大多数医院似乎有所减少。而药店“坐堂医”开具大处方,极少引起媒体与公众关注,甚至“到底该谁管”,还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现在是补上这一课之时了。

  如在兰州这起事件中,食药监只是对药店的购货渠道和企业资质进行了核实,认为购货渠道合法,企业资质也无问题,至于药方的量开了多大、药用了多少,它们称属于诊疗范围,该卫计委管辖,价格则是物价局在管,食药监只管质量;而物价局则回应说,根据相关文件,中药属于市场定价,只要明码标价,药店行为不算违规,别的方面还得由食药监和卫计委处理;卫计委则称,其主要监督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药店“天价药方”涉及价格和中药,还是得向物价局和食药监部门反映。“皮球”就这样被踢来踢去。

  虽然最终兰州城关区卫生监督所对药店开出罚单,但处罚仅是针对当事医师多点行医尚未报备,而非对“天价药方”的处罚。可见,药店“天价药方”仍处于“无人管”的尴尬境地,药店“坐堂医”仍有开具大处方的监管漏洞可钻。这监管漏洞必须堵上。中药本来应该是经济实惠的,经常在药店看中医的消费者却有个切身感受:中药处方中药味偏多、剂量偏大、多种同类药合用的大处方现象,其实算是家常便饭,凭一张中药处方抓几剂中药,动辄成百上千,给老百姓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如何堵上药店“天价药方”的监管漏洞?首先要给药店“天价药方”明确一监管部门。食药监确实可以只管药店资质和药材质量。但物价部门不能不管药店价格,只要明码标价就不算违规,是说不过去的,明码标价并不意味着可以漫天要价,更不能“明摆着宰人”。卫生部门则不能只监督医疗机构的依法执业情况,既然允许甚至推广“前厅坐诊、后堂抓药”的经营模式,药店的依法执业情况,卫生部门也应当监管起来。若相关法律政策没有明确这些机构对药店的监管责任,就应当修改法律政策,厘清各方责任。

  监管药店“天价药方”,有人建议将病人购买药品的价格高低,与“坐堂医”的工资彻底分离,加大处罚力度。这未免有点理想化。“坐堂医”一般是药店聘请,其绩效工资谁出?即使将药店和“坐堂医”的经济利益分离,药店也会通过给“坐堂医”回扣,诱惑医生开具大处方。中医很难用标准量化,也是“天价药方”存在原因之一。最应该

  给中药处方“瘦身”,比如规定,每张中药处方只能开多少味药,最多不得超过多少味药,多少剂以内价格不得超过多少钱,并将此纳入监管范畴。如此便能减轻病人负担,避免浪费药材资源。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