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竞选之路最近遭遇波折,党内初选期间那种“气势如虹”的势头似乎渐行渐远。除遭到对手希拉里的持续猛攻外,一直对他有看法的美国主流舆论也趁机发力,唱衰其选情几乎成为民主党和美国主流舆论的默契。虽然距离11月大选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但是特朗普距离他的“总统梦”却越来越远,选情也似乎越来越不靠谱。
特朗普的选情近来遭到三大挫折。挫折一是在党内持续遭遇反弹。7月底举行的共和党全代会虽然提名他作为该党候选人,但特朗普未能借机有效地凝聚党内力量。先是有共和党议员陆续公开倒戈,声称将投票给希拉里而非特朗普。接着在8月8日,前中央情报局局长迈克尔·海登、前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以及前世界银行行长、美国贸易代表和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等50名共和党籍资深外交和国家安全事务精英发表联名信,称特朗普“无法胜任领导”美国的角色,批评他不具有作为总统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警告选民若让他赢得选举,那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鲁莽的总统”。此前在3月份,已经有60名资深共和党员公开声明谴责特朗普,据美国媒体透露,近期还会有其他前共和党籍资深官员发表公开信谴责特朗普,党内反对之声可谓一浪接一浪。
挫折二是民意支持率持续向不利方向发展。共和党全代会后,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就一日不如一日,持续走低成为常态,与竞争对手希拉里形成鲜明对比。有著名的美国选战分析网站称,希拉里赢得大选的概率高达84.8%,特朗普的概率只有区区的15.1%,民主党甚至有可能一举夺回被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唯一的问题只是会以多大比率胜选而已。近期民调还显示,虽然很多选民对希拉里和特朗普均无好感,但相比之下,选民对特朗普的厌恶更胜一筹,这意味着希拉里可能会获得更多选票。
挫折三是竞选团队运作不畅,特朗普被迫临阵换将。俗话说“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但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恰恰遭遇该问题。竞选团队主席马纳福特近期被《纽约时报》爆料曾接受过乌克兰的政治献金,尽管他矢口否认,但特朗普在民意支持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以主动辞职方式将其更换。这是特朗普竞选团队在短短两个月内的第三次人事调整。竞选团队的不稳定性不仅影响其竞选节奏和策略,还可能在选民心中种下特朗普“不具备美国总统所应有的能力”的印象。近期,共和党内反对力量和希拉里正是抓住特朗普上述弱点对其展开猛烈抨击。
与特朗普形成鲜明对比,希拉里的选情却是“渐入佳境”。尽管其党内初选之路与特朗普相比可谓一波三折,但希拉里却成功的通过民主党全代会基本实现党内团结,获得党内最大竞争对手桑德斯和奥巴马总统的全力支持。与共和党频繁“倒戈”和近乎一摊散沙现状相比,民主党可谓团结一致,继续朝着执掌白宫并夺回国会控制权的共同目标稳步前进。随着投票日日益临近,希拉里这位政坛“老江湖”的见识和经验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其团队也有意塑造并突出她的“总统”和“领袖”气质,以此反衬特朗普的“不合格”。从竞选团队运作看,希拉里团队运转的更加协调顺畅,选战策略连贯明确,与特朗普团队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选情近期遇到挫折有几个原因。一是其“口无遮拦”的作风频繁惹祸。这项曾令特朗普赢得党内初选的最大优势正在转变为劣势。特朗普团队在前期运作中曾努力打造一种直言不讳的“特朗普风格”,成功吸引了大批对现状极度不满的低层共和党支持者,助其赢得党内初选。然而在共和党党代会后,特朗普的言论风格越来越信马由缰,把少数族裔、穆斯林群体、女性选民等统统得罪了一遍,不仅未能有效吸引以上这些美国政治版图中数量不断扩充的“实力担当”,反而帮助希拉里提升了选情。
二是美国大选已经进入选民相对理性选择阶段。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社会加速分化,选民对现状不满情加重。通过选择候选人,选民在两党初选阶段尽情宣泄情绪,民主党的“桑德斯现象”和共和党的“特朗普现象”也因此而生。两党总统候选人确定后,随着投票日的日益临近,选民开始从情绪性宣泄逐步过渡到相对理性选择阶段。现阶段的美国选民,除了看中候选人的竞选纲领和政策主张,也开始更加关注他们的气质、性格和领导能力,并从国家长远发展角度思考谁更合适领导美国。特朗普作为一个选秀明星和政治素人,在上述方面与希拉里相比均欠缺火候,若其继续沿用初选阶段曾充分发挥威力的“选秀”做法则注定会面临非常现实的困难。
因此,从目前走势看,如无意外或不可预知的因素影响,美国大选结果或将与主流舆论的预期不谋而合——希拉里入主白宫,甚至是民主党重新夺回国会控制权。然而民意如流水,根据美国历次大选经验,选民真正做出投票决定又往往是在最后一到两周时间。为此,特朗普在重组竞选团队后,已经开始有意改变“大嘴巴”做法,向“传统”方向靠拢,同时加速与党内大佬改善关系步伐,以减少党内反对声音。11月投票日之前,特朗普还需要与希拉里进行电视辩论,这也是挽回部分民意的重要机会。但是特朗普面临的真正问题应该是,选民能否接受他成为这样一个在党内不讨精英欢心,对外不讨盟国喜欢,对内则可能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的领导人。(周佳苗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