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的美国大选,党派之间、候选人之间,明争暗斗,从来就不缺话题,只是这一次,玩得有点大了。
一段时间以来,希拉里邮件门持续发酵,克林顿基金会也被牵扯出来。应美国共和党议员要求,美国国税局开始煞有介事地调查该基金会,随后媒体传出消息,称大批外国政府和商业机构曾向克林顿基金会有捐赠行为,这其中也包括阿里巴巴等一些中国企业,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在国内外引发广泛关注。
对一个基金会有所捐赠,本身并不奇怪,但却有不少人,对阿里的捐赠浮想联翩,对此,阿里迅速回应,给出了有力的澄清——阿里在2005年确实向“克林顿基金会”这个慈善组织捐过款,当时明确其用途是用于艾滋病治疗项目的。
这并非是临时杜撰,回溯当时的历史背景,阿里的捐款,是建立在2004年,中国卫生部就与克林顿基金会展开了合作基础上,尤其是在2005年,双方更是签署了捐赠艾滋病治疗药物的协议,正是在这一年,阿里才向克林顿基金会捐款25万元。
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并且还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向一家美国有影响力的基金会捐款,本身就不奇怪,如果因为阿里在美国做公益,就引起情绪焦虑,甚至搬出所谓的爱国论,这只能说是狭隘的爱国主义。
当然,在美国大选之际,该基金会被牵扯进来,不排除该基金会在公益运营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甚至是更严重的问题。即便最终这些猜测成立,这依然不能成为阿里当初捐款的原罪,阿里的捐款,完成了公益的第一步,是建立在对克林顿基金会的信任基础之上,至于捐款的具体用途,这显然与基金会的管理相关,除非有足够的证明,阿里参与到这项捐款的非正常使用,否则,那些浮想联翩就是毫无根据地猜测。
在阿里的回应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公益的本质是唤醒每个人内心的善良。尽管做过的事情远远不能说完美,但我们想做的事情还会很多。中国企业应该有全球眼光,直面并担当疾病、贫穷、环保等领域的世界责任。
阿里近些年在公益路上的不遗余力,或许还不足以唤醒每个人内心的善良,但是,在事理面前,在公益面前,每一个人现代人,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基本认知:让政治的归政治,让公益的归公益。任何掺杂阴谋论的公益联想,都是对公益本身的亵渎。
公益路上,阿里付出得再多,走得再远,非议恐怕也是在所难免,这本身也揭示出公益的另一重本相——做公益除了有爱心、责任心,还需要有担当,担当外界的质疑,接受那些掺杂目的的浮想联翩。
在质疑中成长,在浮想联翩中走得更远,这本身也是一种公益能力。所谓公道自在人心,走过的公益之路,便是对公道最好的回应与说明,于此,我们当祝福致力于公益的阿里,能在履行社会责任上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