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与回应是科学工作的常态

2016年08月02日 09:24   来源:南方日报   路中林

  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的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文章震惊了全球学术界。但到目前为止,全球仍无一家实验室对外宣称能完全重复韩春雨实验,许多科学家要求其公开实验所有数据和条件。

  然而,大部分人的关注点一开始便跑偏了。他们将要求公布原始数据的请求简单解读为质疑实验的真实性,许多媒体也着力玩味当事人三缄其口的态度,仿佛他们关心的不是科学实验,而是实验的真伪和真伪可能带来的冲击效应。其实,恰恰是这些过于世故的态度将一桩原本简单的科学事件复杂化了。我们需要更多地反思自己对科学工作和科学工作者的态度。

  我们常说“科学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科学的开放性意味着它不是永恒真理,可能出错。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科学错误讳莫如深,在产生一项科研成果后,立刻将其束之高阁,屏蔽、过滤掉一切质疑的声音,最终禁锢了自身的发展。无数事实表明,科学只有通过不断试错才能接近真理,真理正是在不断的质疑与反驳质疑中获得发展的。国外实验室因无法重复、还原实验而要求公布数据,这一行为否证的不是NgAgo-gDNA技术,而是实验被普遍还原的可能性。在生物技术已发展到能直接对细胞和DNA动刀子的今天,实验涉及的影响因子太多,一项实验的成功绝不意味着其当即具备普遍适用性,因为实验再现的可能只是个例。无法完全重复实验,这一质疑的最严重后果仅仅是降低、收缩新技术的适用范围,而不是彻底否定它。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回应,既有利于提高其他科研人员的效率,也有利于借鉴这些试错实验的数据来增强自身实验的适用性。

  公众和媒体,对待科学成果报道,需持更为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韩春雨团队的科研成果挑战的是世界上通用多年的基因编辑技术,只要新技术建立在实验准确无误、能被反复证实的基础上,一旦其被大量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必将造福一大批人,正是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决定了它的广泛关注度吧。现代科学的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将普通人远远拒之门外,许多人在阅读相关报道时,缺乏主动质疑的自觉,面对全然不可理解的内容,会更愿意信以为真。而媒体在报道中,若对相关技术缺乏基本了解,不能把握科研成果的理论进步意义,就可能将一篇科技报道变成更多付诸情感的人物传记。如韩春雨在发表论文后,不少报道称其从事的是“诺奖级”工作,强调“小人物”“走红”和“逆袭”,甚至直呼其为“网红”。过于专业和生涩的内容会失去更多读者,报道重心从科学更多转向人物,恐怕无法尽免,然而,事件也警示我们,对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折中选择,不能过于听之任之。事件发生后,便有网友质疑当事人博士论文造假,博士论文的真假与实验的真假并无直接关联,如此举证,显然是为了说明行为人“人品”存在问题。以人品来判断科学实验之真伪犯了科学的大忌,如果科学工作者迫于压力,顾惜个人“名声”而对正常的科学工作(回应、反驳质疑)也畏首畏尾,这将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

  曾有网友分析,韩春雨团队对公布数据犹豫未决可能是担心在后续研究中失去先机,考虑到国际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唯论文倾向,这也易于理解。可无论是选择暂不公布数据还是公布有限数据,面对质疑,都必须积极予以回应。而媒体和网友在报道和评论时,同样要抱着冷静、客观的态度,敢质疑、不畏错。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