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烫手”:替基层干部想想该怎么用

2016年08月02日 07:2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石广田

  扶贫资金拨下来了,乡镇干部却犯了大难:这笔资金该怎么用?

  一是大部分贫困户的脱贫能力偏弱。贫困户或是家有病人“因病返贫”,或是因年老体弱、身体残疾、智力障碍等没有劳动能力,要不就是好吃懒做的“大懒汉”。这三类群体,靠几千元钱创办项目脱贫,几乎没有可能。

  二是扶贫资金安全问题。把扶贫资金直接发给个人,贫困户可能会用于日常开销,甚至赌博挥霍,难以达到扶贫目的。一名乡镇干部讲了一个故事:给某懒汉买了一头奶牛,他喂着嫌麻烦,就卖掉奶牛买了几只羊;后来还嫌麻烦,把羊卖掉买了一群鸡;最后,鸡被他吃光了。这个故事或许比较极端,但很能说明问题。

  三是扶贫资金如何集中使用。如果贫困户没有致富项目,同意扶贫资金集中使用,这个难题就推给了乡村两级干部:要让扶贫资金发挥作用,每年都能给贫困户分红,还不能让资金亏本,就得有稳妥的项目支撑。要找到这样两全其美的项目,实在不容易。

  为此,乡村干部可谓绞尽脑汁。对那些不愿将扶贫资金入股经营的贫困户,由县、乡扶贫工作队帮助寻找致富项目;对同意将资金统一使用的贫困户,就寻找经营稳定的涉农企业或是农业合作社,由贫困户与相关企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将扶贫资金以股金的形式入股。为增强资金的安全性,还要保证收益不低于同期四大银行存款利息。

  这样的资金使用设计,对经济发达地区算不上什么难事,但在贫困地区运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很多贫困地区受经济发展制约,涉农企业或是经营良好的农业合作社存量很少。一些乡村干部参观学习过外地的扶贫经验后说:“他们的经验,咱这个地方根本就学不了。人家有龙头企业,资金雄厚,咱是要啥没啥。”

  与乡村干部的努力形成对比的,就是一小部分人的误解,他们认为乡村干部把扶贫资金集中使用,很可能是为了从中牟利。这种不信任言论,让乡村干部“很受伤”。一名乡干部就对我赌气说:“要不是执行国家的政策,俺才不会干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呢,把钱发给个人,愿咋地咋地!”话虽这样说,但办法还是得替他们想。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