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采访,《快手枪手快枪手》的导演潘安子聊起自己拍这部电影的前期准备过程。
他说,《快手枪手快枪手》的剧本在2013年时就已经完成,自己曾经找过多位专家来调研,不过,“这些人各自的结论都不相同、观点大多自相矛盾,当时,投资人甚至已经放弃此片。”后来,潘安子找来了50个大学生来聊剧本,“那是相当快乐的一段时光,不仅把剧本里的一些bug都改了,还提出了不少精彩的地方,以后我再也不请专家了。”去年10月份,潘安子再次找来将近100个年轻人进行探讨,他甚至还规定了年龄限制,这些人中90后的比重非常大。
这部集结了林更新、张静初、刘晓庆等明星的电影现在已经公映,目前它的票房只有4000多万。在同时上映的多部影片中算是差的。该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也只有5.1分,不高。
回头再看导演上面的一段话,很有感慨。显然,导演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在拍摄前就信心不足。不然,何至于要请这么多人来听取意见呢?
其实,在开拍前听取专家和观众的意见,是好莱坞大制作电影的一个常规程序,就是试探观众们的反应。
显然,潘安子对于专家的意见是失望的,他更认可年轻人特别是90后年轻人的意见,这就有点意思了。导演显然是用迎合的心态想拍一部能够引起年轻人喜欢的电影。
这也好理解,有数据显示,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已经占据了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一部电影有年轻人捧场,票房一定差不了。但事实是,这部电影的票房非常一般,这是为什么呢?
我看过以前张艺谋拍摄《十面埋伏》的纪录片,里面有一段张艺谋在开拍前请各种专家给剧本提意见的画面,印象很深刻。老实说,这些人在外面是一回事儿,但真的坐到张艺谋的面前,个个除了高唱赞歌外,没有提出任何一点建设性的意见,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公允地说,《十面埋伏》充其量只是一部不错的商业动作片,离伟大的作品还远着呢!
我觉得,用迎合观众的心态来拍电影,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剧本在开拍前就没有信心,这会是一部好电影吗?
不管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电影都是一种个人化的创作。最打动人心的,都是导演心中最个人化的那个部分,这些东西又岂是能靠征求大众的意见就能获得的。
《终结者》的灵感来自于詹姆斯·卡梅隆的一个梦,梦的背后,是他从少年时期起就对科幻小说的狂热阅读,一般观众如何能理解?《外星人E·T》讲述的是斯皮尔伯格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离婚对他幼小心灵造成的打击,所以故事才感人;周星驰的电影永远讲述的都是一个草根小人物的英雄梦,这也来自于他内心深处的某种不安全感。这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如何能够在大众面前分享呢?它只能通过电影的形式表现出来。
“迎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投机,这是艺术创作的大敌。《教父》的导演科波拉为了拍摄《现代启示录》,一度让自己破产;卡梅隆为了拍摄《泰坦尼克号》,不惜主动降低自己的片酬。前者票房失败,但成就了艺术经典。后者票房大卖,成就了传奇。不管如何,这两部作品都是创作者的真诚之作。光是在态度上,就值得点赞。
没有人能够像上帝一样预言一部电影的票房。如果能,“梦工场”也不会被收购,很多好莱坞商业大片也不会在票房上失败。我也不觉得年轻的大学生和90后就能决定一部电影的生死,相反,受制于人生经验和经历,这些年轻人在很多时候都只是看了热闹而已,不然,为何《港囧》和《老炮儿》这些讲中年人的电影为何能够取得这么好的票房?
见真心,见真情,见自己,这,才是拍摄一部电影的初衷!如此,即便失败,也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