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设商务舱”缘何引争议?(图)

2016年07月25日 10:26   来源:东方网   赵志轩

  

  今年6月28日,承接机场线和广深城际轨道线路双重任务的深圳地铁11号线通车。在全部8节编组的车厢中,除了6节普通车厢外,还另外设置了2节商务车厢,票价为普通地铁票价三倍左右。引起舆论质疑,深圳地铁集团回应称,设置商务车厢,是为了在提高运载能力的同时,“提升长距离乘车的舒适性”。(7月24日《宁波晚报》)

  诚然,不可否然,深圳地铁设商务舱的良好初衷是为了细分市场,提升长距离乘车的舒适性。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城市的公交运力和资源,是否真正丰富到了,可以细分乘客、提供“私人订制”精细化的服务程度?从每趟车两种不同价格的车厢,乘客出现冰火两重天——一个空空如也,一个车的实际情况来看。答案很显然,不得不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也是深圳地铁设商务舱,之所以备受争议的地方。这就是说,如果城市公交连基本的运力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却要急着细分市场为高消费乘客“提供专属服务”。这看似对高消费者格外照顾,可是,它是以牺牲所有乘客利益为前提,来保障“高消费者优先”。对其他乘客而言,这不仅涉嫌歧视,更是严重不公。

  城市地铁作为有限的公共资源,首先需要确保的是广大乘客“有车可坐”。而不是在运力远没有滿足乘客出行的需求的情况下,就优先划出“特殊服务对象”——为某个高消费乘客所“独享”。就此而言,深圳地铁设商务舱,相关部门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应该是市民的出行需求,地铁的运力是否得到了充分满足。而不是首先考虑,高消费群体的权利是否得到了“额外关怀和照顾”。

  如果相关部门,连市民乘地铁出行的基本需求和运力,都远远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就急着优先为寥寥数人的“高消费乘客服务”,这不止是颠倒了工作的主次,更是践踏了其他乘客的基本利益和权益。更何况,乘坐地铁设商务舱的乘客,原本就寥寥数人、为数不多。地铁设商务舱始终处在“空转状态”,这不是明摆着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吗?

  说到底,地铁设商务舱不是不可以,但首要前提是,有充足的城市地铁运力资源来保证,在充分满足大众出行的前提下,才适合进一步细分乘客,为某个特殊群体提供舒适性服务。如果没有此前提做保证,却要急着优先为高消费乘客“提供专属服务”,这不仅是舍本逐末的表现,而且也很难真正服务好每一位高消费乘客。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