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保护长城不能止于刹那的心疼

2016年07月25日 07:23   来源:光明日报   李思辉

  心存公心、大道公行,真正重视、措施得力,就能够让人为破坏的现象杜绝,让残破飘摇的长城重焕生机,把人类的伟大奇迹保存下来,这就是百世之功。

  据媒体报道,河北怀来大营盘一段明长城近日被一名男子恶意破坏,目前该男子已投案自首,并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处罚。在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段长城本就残破不堪,在男子的恶意破坏下,垛墙石在短短几秒内就被扒掉了两块,让人心疼。

  看视频时,刹那的心疼来得很强烈,如锥心之痛。但更应该追问:万里长城是不是我们必须保护的文物古迹,谁负责去保护它,怎么去保护?长城的巡查、保护和修复,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但经济发展到今天,只要真心去做,这个能力还是有的。不少地方搞复制仿古街、人造假古迹都“不差钱”,开发力度惊人,“资金不足”恐怕不能成为古长城缺乏保护的理由。

  长城穿山越岭,有的远离城市,被称为“野长城”。因为远离省会、不在大城市周围,不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很难带来立竿见影的政绩,所以听之任之,让它自生自灭,所以对它弃若敝屣,甚至把它当成地方的累赘。说起长城保护拍着胸脯说重视,可真到投入的时候,又顾左右而言他。凡此种种,说到底还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政绩观问题。

  立功当立百世功,计利当计千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功成不必在我,只要对地方长远发展有利,对子孙后代有利,就应把它当成大事去抓。心存公心、大道公行,真正重视、措施得力,就能够让人为破坏的现象杜绝,让残破飘摇的长城重焕生机,把人类的伟大奇迹保存下来,这就是百世之功。

  古长城延绵跌宕,横跨北方,还需建立跨地域的统一协调机制。比如,能不能参照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架构,组建一个长城管理委员会,全面统筹协调全国的长城保护开发工作?能不能把长城保护作为评价地方政绩的重要指标,督促各地守土尽责?保护长城是中国乃至人类文物保护的一件大事,是对世界负责、对子孙负责。历史会证明,那些保存下去的古长城会越发珍贵,如果疏忽大意任其毁去,未来花多大代价都难以弥补。

  长城受到人为破坏,令人愤慨、心疼。而这种愤慨和心疼应该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形成坚决保护的共识,倒逼有关方面切实担负起保护之责,这是更重要的。

(责任编辑:邓浩)

鍒嗕韩鍒帮細
延伸阅读
  • ·漫话漫画:长城赶集(图)    2016年05月04日
  • ·有人愿意继续保护长城吗    2015年11月27日
  • ·谁来关注长城的命运    2015年07月1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