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长辞职”是改革理想触碰现实之礁(图)

2016年07月22日 11:21   来源:东方网   王甄言

  

  2014年,河北涿鹿县教科局局长郝金伦引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2015年7月15日,县教科局曾召开2000余学生家长会,郝金伦在会上指出,“三疑三探”将彻底改变一直以来呆板、乏味、低效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2016年7月5日,涿鹿县当地官方发布消息:充分尊重民意,经研究决定,全面停止“三疑三探”。7月12日,郝金伦辞去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务,目前没有计划下一步的安排。(7月21日《成都商报》)

  教育局长力主改革,经过3年试验,高考一本上线人数翻番,改革成绩就摆在那里,可是局长还是被部分家长以不理性的抵制方式“赶下台”。同时,当地政府也以“尊重民意”的理由决定全面停止教育改革,致使艰难推行的教育改革中途夭折,令人扼腕叹息,心理也顿觉五味杂陈,更让人领教到教育改革之难。

  因为缺少顶层设计而一个县推行的教育改革,很可能被人误解为充当教育改革的“试验品”,直接受到家长的质疑,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可以预料的问题。因为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充当教育改革的“小白鼠”,极力反对是不可避免的。这既是家长维护既有利益的需要,也是不希望为打破常规而承担风险的被迫选择。

  看起来,阻碍教育的力量正是来自千千万万的家长。这是一种教育改革困局,亟待破解。但其实问题不在家长那儿。实话实说,家长的顾虑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教育改革作为一种试验,没有现成的模式,不能保证是否成功,而这种风险又要由具体的家庭来承担,除非家长们愿意接受,并积极支持孩子参加这种改革,没有人可以强迫家长和孩子。郝金伦推行教育改革沉沙折戟,正是因为家长不愿意承担改革风险。

  事实上,如果郝金伦在推行教育改革之初如果能够征集到“勇士”,组建特别班级,针对对这些特别的班级和学生进行教育改革,甚至可以吸收“差生”参加,并通过3年或6年改革试验,使学生的成绩发生了巨大变化,参加改革的学生喜获丰收,大家皆大欢喜,这样的改革就会使人心悦诚服。

  然而,郝金伦推行教育改革,并引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时,恰恰缺少这样的考虑和规划,就此而言,郝金伦的教育改革失败,可以说是改革方法的失败,令人惋惜,这个教训也值得汲取。

  当然,也许不采取行政措施无法征集到“勇士”,无法推行其教育改革措施。但是,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却又容易遭受到“反对派”的质疑和抵制,这真是一种两难。这主要是现有的教育模式严重固化,尤其是评价学生和选择人才的机制太僵化,并没有为教育改革提供制度空间和保障,致使单兵突进行的教育改革难以“突围”,往往踌躇满志,结果,却在舆论的炮轰和质疑声中铩羽而归。

  因为家长是很现实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冒风险,也不愿意拿子女的前途博弈,宁愿孩子受苦受累,也要随大众和选择风险最小的教育方式,愿意孩子接受最残酷的题海战术。不是家长不心疼孩子,而是家长觉得孩子的前途更重要,不得已而求其次。由此可以说,郝金伦辞职,是“教育改革理想之船”撞上了“现实之礁”,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是改革者的悲哀,也是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孩子们的不幸,令人叹息。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