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曾是高水平、高薪酬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海归潮”的出现,海归的素质出现分化,其待遇与预期也与此前形成明显落差。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去年,我国出国留学回流率已超过50%。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出国留学从“精英化”逐步走向“大众化”,海归已从“黄金时代”逐步进入“镀金时代”,现在已步入“青铜时代”,海归“去光环化”将成必然趋势。(7月20日《新华网》)
所谓海归,指的是在国外留学归来的学子,意即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而回国就业发展,属于人才的一种回流。海归人员的归国人数越多,所占的比例越大,意味着为国内提供的高尖人才也就越多。当然从另一个层面,也说明出国留学已从“精英化”逐步转向“大众化”,在高等教育产业化和全球化的当下,量产的海归跟国内的高校学生一样,当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并达到相对饱和的状态后,竞争的加剧也会让其光环剥落,“海归”成“海带”就几乎无所避免。
2007年,我国出国的留学人数是14.4万人,归国的人数是4.4万,意味着留在国外的超过10万之巨,2015年留学人数为52.37万,归来者为40.91万,留在国外的超过11万人。从数据对照来看,留在国外的留学人员数量相对稳定,所不同的是留学人员的总量太大,国外的接纳度有限就只能归来。然而,若是以此对留学进行否定,甚至认为留学较之于国内教育并无优势,从而淡化了国内教育改革的议题,如此走偏才是审视海归命题的最大败笔。
2014年10月召开的“2014年留学趋势论坛”指出,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促使学生出国留学的热情越来越高。尽管近年来海归人员的待遇不如从前,社会舆论也不乏理性的分析和提示,但留洋潮依然逆势而上。有报道称77%的学生或家长明确表示留学投资很值得。就业只是选择留学的一个方面,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与享用,才是家长和学生们热衷于留学的主要原因。若是不能正视留学热的本质,以就业好坏论“海归”成败,就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事实上,尽管近年来,海归人员越来越多,留学生的性价比也日益失去优势,但并不影响留学的热情,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扩招后形成了“水涨船高”的普涨效应,相比较而言,选择留学依然具有相对优势,二是市场的理性化,使得对教育的需求与选择更加成熟。从单纯的“成功就业”和“身份标签”到 “英语能力提高”、“思维方式的改变”、“就读院校有实力”、“专业知识的提升”等的综合认识,我们看到公众的投资取向和教育思维已更加理性而明智。
更应看到,时下的留学热背后,是对国外教育的高度认同,同时也是对国内高等教育的某种抗议,并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前不久有消息称,国家将废除“985”“211”工程,并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因而,未来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径,还得以世界一流作为目标和追求,在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去行政化、经费独立、“教授治校”“学术自治”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成效,同时一切都围绕学生能力的提升、学术水平的提升为核心,以此健全导向机制,明确服务中心,实现教育改革的质的提升。
当海归与国内教育并无多大差异之后,而国内教育又成为全球的集散中心,那么海归的议题才不会成为情感纠结,更不会成为一种权利诉求。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