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尼斯恐袭带给全球敲响了警钟

2016年07月19日 08:33   来源:中国网   

  张敬伟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欧洲杯的喜悦还未散尽,法国尼斯在国庆日又遭遇汽车冲撞恐袭惨剧。

  截至7月16日,已经造成超过84人死亡,200余人受伤。法国总统奥朗德将此定义为恐怖袭击事件,全球对此强烈谴责。据悉,恐怖分子已被击毙,身份为具有突尼斯和法国双重国籍的31岁男子。

  过去一年多来,法国已经发生查理杂志喋血事件、巴黎街头连环恐袭,欧洲“心脏”、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也发生恐怖袭击,法国、比利时和整个欧洲都被恐怖主义的阴霾所笼罩。本次恐袭不仅是法兰西的悲剧,也给欧洲和世界敲响了警钟——全球反恐到了关键时刻。

  法国何以成为欧洲的反恐短板?

  一是族群结构的困扰。法国的伊斯兰移民占比超过10%,但是外来移民在社会民生方面处于“第三等级”,很多人生活在贫民窟。即使没有极端宗教思想的侵扰和IS的鼓动,也会发生街头运动乃至暴动。二是叙利亚危机带来的中东北非难民潮,夹杂着恐怖分子的渗透,也给法国埋下了恐怖主义的种子。三是作为打击IS的主要力量,法国是IS最仇视的西方国家。而且,萨科齐和奥朗德的反恐政策比希拉克时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法国成为欧洲反恐的领导者,国际恐怖分子拿法国开刀,是对欧洲反恐阵线的警告。

  尼斯恐袭固然是法国的悲剧,也是欧洲难以解开的死结,整个欧洲社会都不安全,恐袭对每个国家都是大概率事件。

  困扰法国和欧洲的恐怖主义温床并未消除。欧洲和IS的战争还处于胶着中,来自叙利亚的难民蜂拥着冲向欧洲。欧盟也有自己的困境,英国脱欧凸显欧盟存在着分崩离析的危险。尼斯恐袭案让英国人有“脱对了”的感觉。尼斯恐袭对其他欧洲国家带来的冲击也是巨大的,欧盟之间的不设防,让其他欧盟成员国也感到恐怖袭击随时会在身边发生。

  虽然欧盟和各成员国政府以及领导人,皆信誓旦旦地和法国站在一起,但这种表态却折射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孱弱无力。9.11之后,全球反恐阵线并未形成真正的合力,反而备受政治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困扰。美国发动的伊拉克反恐战引发的欧洲分裂,西方世界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反恐采取双重标准。即便是现在打击IS的反恐战争,俄罗斯和美欧及海湾盟国也存在着龃龉。俄罗斯遭遇易拉罐恐袭,俄罗斯军机和导弹对IS一阵狂轰滥炸;法国巴黎连环袭击案发生,法国对IS又一阵猛烈恐袭……国际反恐阵线的三心二意和内讧不断,不仅导致对IS的围而不剿,而且鼓励了IS在法国、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屡屡得手。尼斯恐袭案最大的教训就是,全球反恐阵线必须抛却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掣肘,攥紧一个拳头反恐,才可遏止住恐怖主义蔓延。

  另一值得警惕的是,IS时代的恐怖主义有了新的特点。即IS不必渗透进欧美和世界各地,用自己在中东的圣战影响力,就能激活全球各地极端宗教分子的“恐怖激情”,制造“独狼”恐袭。即使在美国,从波士顿爆炸案到奥拉多同性恋夜店枪击案,也都出现了防不胜防的特定宗教背景的“独狼”式袭击。令人不安的是,IS也都不失时机地将这类恐袭视为自己的“功劳”。这让国际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恐惧感——IS在全球无处不在。

  更糟糕的是,美欧世界的政客们也充分利用了这种恐惧感,促使本国政治“右转舵”——反全球化、反移民化、制造政治导向下的宗教和文明冲突...美国的特朗普和英国脱欧,都是现实折射。但是这种消极的政治右倾主义,不仅无助于消弭恐怖主义存在的土壤,反而会滋生更多的恐怖主义。

  尼斯恐袭案后,法国人、欧洲人、美国人和全世界都应明白这样的道理:对付恐怖主义,右翼保守主义要不得;反恐双重标准使不得;以暴易暴也根除不了恐怖主义的毒瘤。全球反恐,除了攥紧一个拳头的“打击”,更需文明共荣、文化融合、经济共享、社会公平、种族和谐、宗教平等等系统手段来破解全球恐怖主义顽疾。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