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向老师身上泼墨 被撕裂的不止师生关系

2016年07月14日 07:07   来源:红网   陆玄同

  当考试成为检验学生优劣的唯一手段,当唯成绩论深植教师和家长内心,对于学习不好的同学来说,考试便成为难以卸下的重担,而减轻这种心理负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作弊。

  据人民网7月13日报道,一个由学生向老师身上泼墨引发的事件,在信阳市潢川县被传得沸沸扬扬。学生作弊被抓,便向老师身上泼墨报复,并在办公室对老师进行抓打,老师衣服被撕烂,女教师始终没有反抗。而该老师老公为替老婆出气,到校公然殴打该学生。

  可能无数个磨合才建立起的师生友谊,一场考试便能将其轻易撕裂。学生的戾气,该老师老公的嚣张都以一副丑陋的画面定格在大众的视野里,谁错谁对自有法律来甄别,但法律之外的问题该如何弥补?仔细想,这起事件撕裂的又何止师生关系?

  学生将墨水泼向了老师,更是向学校、向考试制度表达一种反抗和不满,如果成绩不合格带来的影响远比作弊引发的后果小,她又何须以泼墨相击呢?监考老师不过是这种考试制度下的牺牲品,原本无冤无仇的师生,却因考试而敌对,不得不令人沉思。

  当成绩只作为一种检验学生获得课堂知识多少的手段,而不是衡量一个人的优劣的标准时,考试才有意义,才能发挥出其真实效力。考试是让学生知其不足而改之,而不是通过各种手段作弊来获取一个合格的分数。

  殊不知,在很多学校老师的眼中,只有好学生和差学生,分数考得高自然受老师青睐,反而则被冷眼相待。这与所谈论的教育公平相差甚远,学校如何考核老师,老师便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结果便是不断产生恶性循环,以至于学校眼中的“好老师”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双双成为考试的奴隶,成为制造分数的机器。

  越是蹩脚的制度下,师生关系越是紧张。“择优而取”并不是“适者生存法则”的概念,而是对差生另一种偏见和放弃。毕竟好学生与差学生对于老师来说,其中有某种利益的权衡。

  然而,戾气下的疯狂,恐怕也不是一时之怒,更像是长时间的积怨使然。作弊无非是想通过一个合格的成绩来平衡学校、老师、家长三方带来的压力,显然这种平衡被监考老师打破了,那万千怨愤便只能倾泻在该监考老师的身上,但老师并没有错,她不过是尽一份责任而已。

  其实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错,只要是唯成绩论的制度弊端一日不改,就还会有更多的师生矛盾发生。就像医患关系一样,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外面的进不去,里面的走不出来,各自呆在自我意识的围城里挣扎,徘徊。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