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限价地频频流拍 遏制"地王"还需增加供应量

2016年07月12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从政策实施效果看,土地熔断机制能不能破解“地王”之困,值得重新考量。价格由供求决定,不由成本决定。在供求关系紧张、“地王”频出的市场背景下,最有效的措施应该是通过增加土地供应量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资料图片

  据报道,南京土地熔断机制实施后最大的一场土地竞拍赚足了眼球。日前,南京集中出让10幅地块,其中8幅为住宅地,均设定了最高限价。除了超过40家房企参与抢地外,更奇葩的是,8幅限价地块,最终7幅因熔断而终止出让。(711日《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长三角多个城市楼市成为全国焦点。种种现象预示着,当前房地产调控因城施策的方向已进一步凸显。出台土地熔断机制,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遏制新“地王”,为过热的楼市降温。但从南京的政策实施效果看,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起码现在还未达到。单方面的土地熔断机制能不能破解“地王”之困,值得重新考量。

  据悉,由于开发商的不理性和熔断地块的接连出现,竞拍现场主持人激动地说:“大家举牌慢一点,电脑反应跟不上,只要在南京,大家都有地拿。希望不要熔断,这样对大家都好,不要逼政府出政策。”不过,主持人的苦口婆心并没有换来开发商的理性。其实开发商都心知肚明,拍卖地块数量有限,最高限价内拿到地的概率很小,所以自然的选择就是往高了拍,“我拿不到别人也别想拿到”。

  从表面上看,土地竞拍实施熔断机制,报价超过最高限价即终止出让,的确可以扼杀不少潜在的“地王”,有助于实现政府调控的目标。但是,这样做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一来不能改变地价实质性上涨的趋势,还增加了恶性竞争故意流拍的可能;二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解决住有所居。

  有观点认为,要想破解熔断频发、限价地流拍的问题,有两种思路:一是放开最高限价,任由地价往高拍;二是加码楼市调控,出台新的调控措施,比如限贷、限购等。这其实是对刚刚实施的土地熔断机制的否定,甚至又回到了“原点”,既非大家喜闻乐见的调控之道,也不符合“市场的归市场”这一基本原则。

  事实上,在供求关系紧张、“地王”频出的市场背景下,最有效的措施应该是通过增加土地供应量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如果供应量没有增加,而只是一味通过限价措施来为土地市场降温,以期达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或者降低房价的作用,那不过是缘木求鱼罢了。而这个所谓“地王”消失的时代,也只是火山爆发前的暂时沉默。

  价格由供求决定,不由成本决定,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网友说得好,真要抑制房价上涨,其实很简单,少发票子多供地。发票子的事,地方政府管不了,但至少可以多供地。笔者再补充一句,想要马儿跑得快,却不愿多给草吃,这成吗?(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
“地王热”向二线城市蔓延 网民:警惕房企偿债风险

     央企扎堆造地王 丢失了什么?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