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给互联网广告戴上紧箍咒

2016年07月11日 08:07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袁云才

  国家工商总局7月8日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将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付费搜索广告界定为互联网广告。《办法》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规定,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其为广告。尤其是付费搜索广告应当与自然搜索结果明显区分。(7月9日《长沙晚报》)

  从9月1日起,所有的付费搜索广告,都要显著标明“广告”两字了。而目前,这些付费搜索广告,有的与自然搜索结果混为一体无法区分,有的则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标注“推广”、“商业推广”等字样,就是不肯沾上“广告”二字。

  所谓“商业推广” ,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推广模式,其实与“广告”二字的性质也差不多,为何一些商家却要绕着弯儿舍短用长呢? 除了“广告”二字显得太直露、易让受众反感之外,一个更大的原因,恐怕还是广告行为受到的约束要大得多。比如广告法中就明确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最佳”、“最高级”等词语,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等,并且有些商品压根儿就不许做广告。可是改用“推广”一词,当事商家就会认为躲掉了“紧箍咒”,觉得轻松许多。

  正因网上一些事实上的广告脱离了广告法的监管,导致虚假广告、违规广告丛生,引发魏则西之类的悲剧。而今将这些形形色色的网上“商业推广”列入广告范畴,并规定要显著标明“广告”二字,实为治理乱象的正本清源之举。它不仅给各类耍泼的“野猴子”戴上了“紧箍咒”,利于按照广告法来严格监管,而且增强了广告的辨识度,网友不再雾里看花,不会再轻易跌进陷阱。另外,此举还会在无形中提升自然搜索的含金量,遏制竞价排名的唯利是图行为,真可谓一举多得。

  然而,众所周知,互联网广告具有即时性、隐蔽性、迷惑性、多样性等特征,可能比传统广告更难监管。现在不少网上广告就像一个迷魂阵,你点进去了,不仅一时半刻未发现是广告,而且“请神容易送神难”,要想关闭还真不容易。此次发布的《办法》明确规定“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可谓断了这些“难缠”广告的后路。但可想而知的是,一些付费搜索广告仍可能变着花样,冒充自然搜索结果,藉以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对于这种可能发生的弄虚作假行为,《办法》规定工商人员可采取查阅账簿后台数据、采用截屏拍照等方式进行查处,这当然会有一定的震慑效果。但要想在如许庞大的搜索量中杜绝鱼目混珠,显然还需要借助无数网友的慧眼,如果形成科学完善的举报激励机制,想必事半功倍。

  事实上,人们现今对于各类广告多有反感,主要是出于对广告的不信任。如果整个广告市场在严格的“紧箍咒”之下规范起来,广告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含金量”越来越高,那种鱼目混珠的行为自然会越来越少。到了这一天,所有的广告商家都乐意且自豪地标注“广告”二字,这个“紧箍咒”就大功告成了。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让互联网广告不再雾里看花    2016年07月11日
  • ·莫让虚假广告打擦边球    2016年07月15日
  • ·互联网不是广告监管的法外之地    2015年11月0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