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互联网广告不再雾里看花

2016年07月11日 07:15   来源:光明网   舒圣祥

  国家工商总局8日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将于2016年9月1日起施行。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广告是指通过网站、网页、互联网应用程序等互联网媒介,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

  去年9月1日,新《广告法》正式实施;今年9月1日,《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实施。短短一年时间,新《广告法》似乎就已经有点落后于时代了,于是,专门针对互联网广告打了一个“补丁”。作为直接的缘起,魏则西事件无疑加速了互联网广告新规的出台。

  相比传统广告,互联网广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途径更加多样、方式更加隐蔽,或者更有迷惑性,或者更有强制性——你以为你是在上网冲浪,其实,你只是在广告的垃圾堆里徜徉,网民不仅没得选择,甚至无法关闭。

  就拿魏则西事件来说,魏则西并不知道搜索排名那么靠前的医院,居然是个骗子。按照之前的相关法规,竞价排名之类根本不算广告,而只是信息搜索服务。类似广告性质的互联网服务项目还有很多,比如购物网站的付费靠前展示,比如信息网站的付费上首页。网民无从区分哪些是广告,哪些又不是。

  互联网广告新规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何谓互联网广告。以推销商品或者服务为目的的,含有链接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的广告、电子邮件广告、付费搜索广告、商业性展示中的广告以及其他通过互联网媒介的商业广告等,都算是互联网广告,都应该显著标明“广告”。

  据此,新规有望辐射全部互联网行业,诸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国内顶级互联网公司,都将成为管理对象。而不仅仅是受魏则西事件影响的相关搜索引擎行业。这有利于规范互联网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广告健康发展。

  付费的搜索广告就应该与自然搜索结果明显区分,付费的展示广告就应该与正常的网页展示明显区分。说白了,就是要让互联网广告“长”得更像广告,而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当然,真要让互联网广告都“长”得像广告,恐怕仍非易事。比如软文广告,写的像新闻似的,如何识别与规范?

  广告不是谎言的代名词,这只是常识。所以,广告主要对广告内容真实性负责,而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要承担审核查验之责。像烟草、处方药等该禁止的广告要禁止,像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该审查的广告要审查。但是,就像广告必须可识别的规定一样,“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电子邮件不得附加广告或广告链接”等规定,同样存在监管难题。

  大多是一到三万元的处罚,对那些广告费动辄数以亿计的互联网大企业而言,实在是九牛之一毛。因此,新规到底能有多大威慑力,还有待实际的检验。虽然很多互联网企业,在新规颁布后很快表态“坚决拥护,欢迎监督”,但既然颁布新规,就是要有“他律”的力量,而不能仅靠“自律”,那是注定靠不住的。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期待新规后的互联网广告不再雾里看花。(舒圣祥)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给互联网广告戴上紧箍咒    2016年07月11日
  • ·莫让虚假广告打擦边球    2016年07月15日
  • ·互联网不是广告监管的法外之地    2015年11月0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