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无人机“黑飞”须“法制航线”纠偏

2016年07月08日 11:08   来源:南方网   薛家明

  日前,美国政府公布针对小型无人机商业飞行的成文规定。这份规定对无人机的飞行时间、高度、速度以及使用者等提出具体规定,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对无人机商业飞行颁布具体细则。美国这一规定的出台也引起了中国业内的关注。目前,国内无人机“黑飞”现象严重,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问题。(7月7日 东南网)

  科技改变生活。随着无人机快递、无人机勘测、无人机搜寻、无人机植保等应用的落地,人们的生活大幅优化,社会效率快速提升。不过,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也衍生出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比如公民的隐私惨遭蹂躏。2015年11月,一名“斗鱼TV”主播潜入校园,用无人机偷拍女生宿舍,将女大学生的“生活场景”在网上直播。无独有偶,同年5月,偶像女团SNH48在更衣室换内衣的场景,也惨遭无人机抓怕。

  更需直面的现实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趋成熟,拍照技术的日益升级,甚至不需贴近飞行,公众的个人隐私,就可能会一览无余。这一切都警示我们,规范无人机飞行刻不容缓。

  无人机飞行何以如此之“黑”?首先是缘于无人机爱好者的任性。按照规定无人机飞行高度不能超过500米,他们非要冲击600米、一千米;本来监狱、军事禁区,命令禁止无人机飞行,但他们非要闯一闯;无人机飞行需要申请执照,可他们就是不遵照执行。如此任性,无人机飞行能不乱么?

  其次,缘于监管法规的严重滞后。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突飞猛进,但相关的政策法规却还保持原样。而这监管法规的滞后,很难适应当前的无人机飞行管理。比如,《中国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规定军事禁区、500米以上空域禁飞,但却对“其他需要重点保护地区”的表述上,语焉不详。这就给无人机黑飞,提供了模糊空间。毕竟,对公民来说,法无禁止皆可为。同样,在隐私保护方面,也存在大量的政策模糊地带。法规的模糊,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无人机“黑飞”。

  另外,多头管理、监管失范也是无人机“黑飞”的重要诱因。依据规定:“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不能超过500米,只有通过专门的考试,才能获得飞行许可证。”而现实中却是民航、公安、体育竞技部门“多头不管”,当前全国具有无人机驾驶资格的驾驶员仅有2142名,数万无人机在“无证黑飞”。管理的失范,大量无人机“黑飞”,不仅容易引发事故,增大公众的安全风险,更会让公众隐私沦为“易碎品”。

  可见,无人机“黑飞”须“法制航线”纠偏。对相关部门而言,要管住无人机的“黑飞”,首先要做的是完善无人机管理法规。比如制定无人机飞行的“交通法规”、准入机制、备案制度和数据传输标准,让无人机在“法制航线”上翱翔。其次是加强监管。徒法无以自行,相关部门必须通过严苛的监管,保证法规的刚性,确保公众的隐私和社会的安全,不受侵害。一旦有人闯红线,就坚决运用技术手段,予以制止。维斯如此,无人机行业才能告别“黑飞”,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不能放任无人机“黑飞”    2016年07月08日
  • ·想飞就飞 无人机不能“无人管”    2016年05月31日
  • ·“无人机”不能无人管    2016年05月31日
  • ·规范无人机飞行刻不容缓    2016年04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