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项运动的发展,人气不能代表全部
近几年,冰球运动在北京持续升温。参与人数的增加推动联赛规模不断扩大,而政策的倾斜也使得群众的参与热情得以释放。表面看起来,冰球运动正在红红火火地发展壮大。
不过,评价一项运动的发展,人气显然不能代表全部。当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一运动中来,人们多元化、专业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如何让小选手的滑行更顺畅、挥杆更标准?如何满足不同级别的选手对训练和赛事的多样化需求?如何提升中国冰球整体水平,缩小与世界冰球强国的差距?在冰球运动的普及过程中,对专业性和科学性的追求应伴随始终。
首届北京青少年冰球选拔赛的举办以更加开阔的视角对此做出尝试:北京冰球协会首次与芬兰冰球协会合作,为选拔争取到更多专业性支持。而芬兰资深冰球教练的全程参与,将留下更多理念和思路上的借鉴。
要真正让冰球运动技术更先进、发展更扎实,协会应做的远不止这些。
提升教练员水平是保障冰球运动健康发展的基础。教练的执教水平和教学方式将直接影响选手在冰球方面的发展,因此在芬兰,冰球教练有着很高的准入门槛。协会对教练的培训管理和等级划分也有严格的规定,比如一级教练,也就是最低等级教练,需要接受五大类课程的培训,平均每门课程约60个学时。教练的等级达到五级才有资格进入大学执教。
而这,显然是目前国内冰球亟须填补的空白。国内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已经在圈内饱受诟病。但由于近些年冰球运动的急剧升温,教练成了“香饽饽”,是稀缺资源,致使相关培训和考核制度从建立初期就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阻碍,难以推进。
冰球运动要健康发展,需要打通的关节还很多。在制度设计上,球员选拔培养体系和教练员培训体系需逐步搭建并完善,来保证冰球发展之路的科学、畅通。在操作层面,赛事规程的细化,相关人员的监督考核也需进一步补足。
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在借鉴与实践中,中国冰球找准前进的方向。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