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不首先使用消极自由之后再让座

2016年07月04日 08:24   来源:红网   

  坐公交车时,是否让座、给谁让座、何时让座,本不该是多麻烦的问题,如今却成了解不开的死结。7月2日,合肥11路公交车上,一位老人要求独自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让座,“你要让着我,我是老年人”边说还抬出老年卡。但小朋友因为感冒难受,没有说话,老人就开始辱骂,并拍下小朋友的照片和视频,称要在网上曝光。小朋友母亲气得发抖,带着孩子下车,老人听到说,“不知道尊敬老人,快点滚”。(7月3日《安徽商报》)

  这位倚老卖老的老人,激起多数网友的众怒,他的言行,粗暴恶劣,在辱骂小朋友的同时,也演绎了何为“老而不死是为贼”。有网友甚至迁怒于报纸,批评其不该用马赛克为老人遮羞,反正他也不知羞。

  其实,是不是给老人让座,早就有解决的办法。按照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在公交车上应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应当让座。可是,老人却没能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污言秽语,叫人不齿,自然不配获得尊重,没有资格要求别人让座。

  同时,公交车为了照顾弱势群体,一般会设置“老幼病残孕”专座,弱势群体有“优先权”。可是,此种优先只局限于特定位置,其他座位依旧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如果专座坐满了,还有弱势群体站着,一般会有人让座——这已经是权利的让渡了,弱势群体不能秉持着“我弱我有理”的思维,心安理得地坐在属于别人的位置上。这次,老人凭借“老”的优势发起攻击,没想到小朋友却占了“幼”和“病”两项,又不是专座,无论谁做裁判,后者必然更加优先。

  让座总是起纠纷,还是在于,无论是老人还是小朋友,都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情况和想法写到额头上,只能在心里不断地判断和权衡,进而做出利己的选择。也就是说,个人在公交车厢奉行何等水准的道德准则,是主观决定的:一个人既可以选择让座,也可以不让;一个人既可以跟人争座位,也可以不争。简而言之,无论是谁,都可以选择做一个更道德的公民。也因此,抢座的老人采用了双重道德标准,即要求其他乘客做个有道德的人,要尊老爱幼,要争着让座,可是对自己却没有任何道德自律,满嘴污言秽语,形成道德洼地。自己可以不在乎道德,却强烈要求他人道德,甚至巴不得他人都是“吃亏是福”的圣人,这样自己就能在公共生活中占很多便宜。有很多人不仅想得美,还真的敢这么做,让公共秩序一地鸡毛,何其虚伪。

  由此可见,即便大家讨论的是同一个道德,本身也具有弹性,有积极的一端,也有消极的一端。跟患病小朋友争夺座位的老人,自己躲在消极的阴影里,却指手画脚把其他人赶往积极的一端。其实,民众在遇到会遭遇道德评判的选择时,必须存在消极自由,也就是无视别人强求你做“圣人”的呼吁,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我行我素。否则,别人就有可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把个人私利包装成公德之后,利用社会的大众压力和你的道德自律,逼着你按照他设定好的路线前进。一言以蔽之,若只有积极道德,而无消极道德,那么道德高尚者被道德低下者当成工具的可能性大增,伤痕累累,无处可遁。

  总有“我弱我有理”“我老我优先”的人存在,对付他们也应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他们也见识一下消极道德的威力。现实生活中,遇到弱势群体,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让座,但是,让座是为了双方都开心,而不应鼓励损人利己。故此,人们应当旗帜鲜明地保证:在道德层面,不首先使用自己的消极自由,这才是对无德者最大的震慑。

  文/赵查理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