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中国内地父母重视子女教育也应理性投入

2016年06月24日 11:01   来源:东方网   张西流

  近日,据有关机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父母对子女教育经费的重视程度名列全球第一。与包括房贷还款、保险支出、投资理财及退休储备等财务需求相比,子女教育支出最为刚性。有近六成(59%)内地受访父母表示,子女的教育经费是他们最不可能削减的支出。(6月23日《北京晨报》)

  “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这句话,原本是针对地方政府而言的,如今用在中国父母身上,显然更贴切一些。在教育投入方面,中国父母宁可“牺牲自我”,也要成就孩子的未来。可见,无论是内地父母对教育经费重视程度全球第一,还是近六成父母表示子女的教育经费是他们最不可能削减的支出,均是一种“国情”。这恰恰中国父母的责任担当,便体现了中国独具特质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传统文化。

  然而,必须正视的是,一些中国父母在重视教育经费上,失去了理性,走进了盲目重视、过度投入的误区。一方面,是“着急式”投入。比如,武汉“最着急妈妈”徐禾,儿子从半岁到5岁,已让他上了17项培优班,每周只有半天休息,每晚都到9点才回家;5年来,累计投入了近12万元培优费。另一方面,“盲目式”投入。比如,一些功利思想比较严重的父母,不考虑子女的学业情况,也不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就盲目地将子女送出国门求学。事实上,无论是“着急式”投入,还是“盲目式”投入,均不利于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反观国外,孩子只要满18岁就该自立,即使有的父母很有钱,孩子也要自己勤工俭学,大学毕业后自己找工作,自食其力。而在国内,孩子从小到大始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吃饭怕噎着,外出怕车碰着,交友怕学坏了。更有甚者,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孩子还在上大学,父母就早已为其置好了房,联系好了工作,准备好了存款。处在这样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下,有的孩子把父母作为“啃老”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父母重视教育经费,也应理性投入。如果我们还继续沿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孩子从小到大,仍然要靠父母包办学习和生活上的一切事情和费用支出,那可就真应了一名老外的那句话——“这真是中国学生的悲哀”了。更重要的是,父母重视教育经费,要量力而行。这个“力”包括家庭的财力、子女的才力及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否则,父母盲目进行教育投入,不仅使子女学业无成,甚至可能会毁了子女的一生。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