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中国好导师”不靠“任性”靠制度

2016年06月22日 07:23   来源:红网   徐林生

  复旦大学有一位叫郑磊的“70后”海归副教授,最近,他与研究生合写的一篇论文,被国内一家核心期刊约稿。不料在最后发表前,对方突然提出硕士生不能联合署名,只能保留导师自己的名字。沟通未果后,郑磊果断做出了“不让学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的决定。郑磊把这段“不公”在朋友圈吐槽后,收获了“个人有史以来最多‘点赞’”,且引起媒体关注。网友留言纷纷称赞他是“良心导师”,并呼唤更多“中国好导师”。(6月21日新华网)

  媒体报道的标题,称郑磊为“任性”副教授,不无道理。国家A类核心期刊,只接受博士生或副教授以上学历、职称的作者投稿,是惯例,目的是维护学术水准以及“高大上”的地位。一个副教授能得到这类期刊约稿,本身就是“烧高香”都难以获得的机会,按其要求不署研究生名字,符合相关规定,也会获得研究生的理解。但郑磊偏要“任性”说“不”,认为这是对学生成果的不尊重,面对学生,必须要问心无愧,面对学术,必须要坚持原则。这是郑磊获得“赞声”一片的主因,其被赞“中国好导师”名副其实。

  郑磊敢于“任性”说“不”,与其留学经历有关。他透露,留学期间,自己分别以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多次发表期刊论文和国际会议论文。在独立完成论文后,出于尊重和感谢,他想把导师名字也加上,但却遭到拒绝,导师告诉他,“这是你的成果,我不能沾你的光,以后你也要这样对待你的学生”。这些师生合作的美好记忆,形成了郑磊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理解。

  长期以来,发表论文与职称评定挂钩,一些专业期刊,很多时候已异化为论文生产的配套“机器”,认钱分量不认论文质量,造成“垃圾论文”遍地开花。在这种背景下,A类期刊为维护一定学术水准,对作者的学历、职称提出要求,或许是有苦衷的无奈之举。问题是,这一惯例的“副作用”十分明显,一些高水平、有潜质的年轻学人,可能由于学历、职称等“身份”有问题,即使其研究成果足够优秀,也无法在A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使其失去了获得更高级别激励的机会,不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长。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数学家,由于家庭贫困无钱上学,终生只有初中文凭。1930年春,年仅二十岁的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一篇重要论文,轰动数学界。试设想一下,假如当年《科学》杂志以华罗庚只有初中文凭为由,不发表其论文,他能引起清华大学注意吗?能有做出世界性影响的研究成果的机会吗?显然,像眼下一些A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要求作者必须是博士生或副教授以上,完全可能错失及时发现华罗庚式人才的机会。

  郑磊的“任性”之举,之所以能获得满网喝彩,与人们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长期被论资排辈的各式惯例“污染”不满有关。发表论文讲“出身”的惯例需要摒弃,不利青年人才成长的“土壤”需要改造。社会呼唤“中国好导师”,奖掖人才需要好导师。但好导师的涌现需要制度变革来保障,郑磊的“任性”纯属个案,难以复制。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