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本富:工作方式将迎来颠覆性改变

2016年06月16日 10:46   来源:环球时报   

  “朝九晚五”是现在基本的工作方式。而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加上上班路上的时间,很可能会变成“朝七晚七”。

  这种现状逼迫企业做出改变。生产力进步带来的是社会经济进步,工作方式则是生产力最好的体现之一。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工作方式的变化已经在谷歌、脸谱这样的公司实行,国内的很多IT公司也在悄悄跟随。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的工作方式将迎来颠覆性变化。

  有两个条件决定了这种颠覆式变化一定会发生。首先,当今社会已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技术条件。互联网的发展,让弹性办公、远程办公成为可能。其次,现在大城市的工作状态都过于紧张,新的工作方式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这种颠覆性的改变将会是渐进式的。首先,企业内部会实行弹性工作制。突出表现在只考察结果不考察过程。公司内部会塑造一种通过远程沟通完成任务的文化。未来工作的时间和地点都将是自由的。除了弹性的工作时间,办公室、家、咖啡馆,哪里都可以成为工作的地方。这种工作方式在国际、国内不少大企业已经在实行了。例如谷歌在硅谷的办公室,就是按照休假地的模式设计的,员工在工作期间甚至可以骑马;员工还可以选择在滑雪地办公,一边写代码一边滑雪。

  第二层次的变化,就不仅体现在工作方式,也体现在企业组织架构上。未来企业将变得“小而美”。一些大公司动辄几万人,十几万人,随着部门的增多,管理成本越来越高。企业的组织规模大小取决于外部交易成本,当企业的管理成本大于交易成本时,就倾向于将业务外包。有了互联网后,交易成本急剧减少,企业也因此由大变小,成为“小而美”的形态。海尔集团的内部创业就是典型。海尔提供工作平台,过去的班组变成小团队,自己是法人、内部核算、自我激励。现在,海尔进行内部创业的员工至少有2万人。

  第三层次的变化,就是跳脱企业之外,成为自由的个体人。美国经济在回暖,但统计发现失业率还在上升,这是因为好多人在自我就业。比如说优步司机,个体设计者,自由编代码的程序员,他们没有一个企业作为工作平台,而是完全依托互联网自己单干。

  这个变革过程可能会持续5到10年时间。这种“颠覆”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它伴随着企业文化和沟通技巧的转变。中国企业一般注重组织建设,管理者对工作方式的变化可能有些抵制,这就带来了文化冲突;从员工角度来说,很多中国人也不一定愿意这种“散漫”的工作方式。所以还有一个社会接受度的问题。即便如此,这种工作方式的变化仍然是大趋势。(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企业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