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至此,国务院分6批取消的职业资格将高达319项。促进创业就业、持续扩大改革成效、促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政府、以改革释放创业创新活力、让市场活力更大释放、持续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对乱设职业资格许可,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对证下药”激发市场活力,不再为一纸证书所困扰。(6月6日新华网)
眼下的证件就是多,拉开家里的抽屉,打开随身的皮包,里面都塞得满满当当。似乎离开了证件你就寸步难行。而有的时候,很多证件没有丝毫意义,也不过是几张薄薄的纸加了个封皮。有没有都不影响什么。向职业资格、认定事项下药,是现实需要。正如李克强所说的那样,要“对证下药”,激发市场活力。
“对证下药”是个好事情,但是在各级落实的时候,还要做到“对症治疗”。资格证的病症是不同的,只有区别对待,才能收到最佳治疗效果。否则就可能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对牛弹琴”,国家政策是好的,到了具体执行环节,一个小小的科长,都可能成为政策执行的巨大阻力。这就需要“对症治疗”。
首先,需要治疗利益疾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有的是需要的,比如记者资格、法官资格、律师资格等等。但是有的资格证书的出现不是管理的需要,而是赚钱的需要,比如美甲师、纹身师、导引师、代购师、服务师等等。有关部门开展这类资格认证,就是为了收取培训费、考试费、工本费。这就需要从源头上斩断利益链条,你培训可以,你考试可以,你发证可以,但是有一点是不可以的,那就是必须是免费的,否则就按照乱收费处罚。这样一来,你看他们还搞这些乱七八糟的资格认定不?
其次,需要治疗心理疾病。这里说的心理疾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疾病,而是一些人对于各种资格证的依赖。有关部门是为了赚钱,一些人则是为了要个好听的名头,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资格证上有个“师”,就觉得很上档次了。他们想成为美甲师、纹身师、服务师,有了这样的名头在街头开个小店,就可以显摆了,看看我们可不是糊弄人的,我们是国家承认的“师”。以往的时候,笔者对“大师”是很敬畏的,这是因为能成为“大师”的人不多,而如今则不然了满街都是“大师”了,谁还珍惜“大师”?
最后,需要治疗证件依赖。找工作的时候,人家用人单位要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带“师”的证件,不看水平看本本,就是用工单位对于证件的依赖。我们已经告别了传统的时代,进入发展的春天。在这个时代里,就应该远离浮躁的“看本本”,而应该是“看水平”。假如用人单位能走出对证件的依赖,或许这些乱象也就能不复存在了,而且有益于企业的发展。
李克强总理说,目前的各类职业资格认定还需要进一步清理,“去污存清”,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这需要的是“对证下药”,还需要的是“对症治疗”,更需要的是不出现政策肠梗堵式样的“对牛弹琴”。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