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天花板”的操作性有多强?

2016年06月03日 10:52   来源:荆楚网   潘逸辰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公布本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明确了到2020男的人口控制目标。北京提出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之内,上海提出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广州提出控制在1550万人以内,深圳提出人口发展预期目标为1480万人。(6月2日中新网)

  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一直以来都拥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凭借着大陆城市中领先的综合实力,北上广深不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于是它们也就承受着不一般的人口压力。2015年城市人口排行榜之中,北上广深均位列前十。不断有报道这几大城市的人口爆炸现状,车辆堵塞、地铁爆满、人口就业困难……这时,人口“红线”的提出仿佛是最后的无奈之举。

  可仔细想想,设立人口“天花板”的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强?难道城市发展了,人口承受力就一定得变脆弱吗?

  以北京为例,北京2014年人口2152万,占地面积16410平方千米。而同为世界特大城市的纽约同年人口840万,占地面积945平方千米。东京市人口1321万,占地面积2187平方千米。也就是说,2014年北京的人口密度远小于同年纽约以及东京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为何唯独北京前后几次设立人口“天花板”,不断强调人口承载力的濒临崩溃呢?再看一个数据我们便能得出结论。北京市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953人/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2.9倍,同时是城市发展新区的22倍。

  由此我们也许可以预见,就算北上广深纷纷设立人口“天花板”,对城市人口进行相关人口承载力的控制,能得到的城市减负效应也许将仍然有些无力。毕竟,城市人口承载力远远不能仅从人口总数上思考。核心城区的公共资源过于集中的情况下,即使强制压制全城的总人口,也无法对中心城区的承载力做出多大贡献。

  北上广深人口爆炸源于资源的过度集中,设立人口上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承载力的重负。即使近年来,几大城市尝试通过扩大城市面积的方式来增加环境承载力,但如若不能将公共资源同时往外扩送,城市内部分层的情况会越来越明显,同时核心城区的负担会愈发加重。

  如若不配合城市功能的分散化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去层级化,人口“天花板”的设立则很难在现实中站稳脚跟。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