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补成福利昭示配套制度亟待完善

2016年05月30日 13:08   来源:光明网   朱永华

  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式走马观花的下乡走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或集中调配车辆的形式,提高了公车的利用率。但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据5月29日《新华社》报道)。

  被誉为对公车改革最彻底的“货币化补贴”尚未开始实施前,社会舆论就曾有过“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担忧,果不其然,在车补随工资发放进入个人腰包之后,一些领导干部或一般公务员便产生了“只进不出”心理,该下基层的不下基层,该下乡的不下乡。以至于有县委书记在谈到车改之后感慨:“以前很多处长经常外出办事或下乡调研,要见齐各个处长可能需要分几天去。现在,基本上半天就能见完所有的处长,甚至副厅长。大家坐办公室的时间长了。”这就可以看出,公车滥用爱出门,没有公车不出门,领了车补不舍得出门现象绝非个别,处级甚至厅级干部如此,对于车补数额相对较少又需要经常下乡的基层公务人员,自然更不愿轻易走出办公室了。

  显然,在反腐倡廉和各项纪律约束持续不断收紧的大背景下,官员公职人员的“灰色收入”日渐干瘪,每月增加的车补虽为数不多,相比起本就不高的工资,却也算得上是“不菲”的福利,又如何舍得再掏出来用于工作?如果没有领导的压力和制度的监督做保障,要让车补对正常工作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委实不是件容易事。

  其实,尽管取消了公务车,但从各地针对车补的核发标准来看,都是参照过去正常公车使用的频率计算得出,基本可以满足正常的外出公务活动,如果愿意放低身价,与百姓群众一样搭乘普通公共交通工具走基层或“上山下乡”,很有可能还会出现“结余”。但这样一来,除了多付出辛苦以外,终归还是要“自掏腰包”,除非领导逼迫万不得已,显然没有呆在办公室里坐等群众上门对自己更有益处。而且,“没有行市有比市”,某些按月拿到“高车补”的领导干部自己都不愿轻易出门,又何来底气要求下属工作人员经常“走基层”。而对于一些地方公车收回、车补还迟迟没有发放到位的政府基层部门,自然更乐于“待字闺中”了。

  顾名思义,车补是用于职务行为的交通补贴,取消公车实行货币化补贴改革,并不单纯为了避免公车私用、公车滥用等现象的厉行节约,而是在为了消除公车配备使用乱象,让公共财力资源更充分的发挥公共效力、更好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能拉近官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对于密切干群关系、深入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均有多重积极意义。车补是用于公务行为的交通补贴,与个人福利有本质的区别,对车补“只进不出”或应当“走基层”和“上山下乡”的工作不去做,不仅仅是一种懒惰,实质上也是一种变相化公为私的违纪行为。不但消解了车改的积极意义,对政府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影响程度甚至比公车滥用的危害更大。

  显然,领了车补“不出门”甚至将车补完全沦为一种福利,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官员或公职人员的职责清单不明和缺乏透明的制度监督所致,在实行货币化补贴的车改过程中,相应配套的职责清单和监督保障制度还没有跟上或亟待完善。对于已经实施车改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应当进行职责清单细化,并形成完善的制度监督,确保领取车补的单位和个人,工作不走样、质量不打折、效率有提高,对于领到车补拒不下乡的干部,在停发或取消其车补的同时,还应当对其进行严肃追究,只有完善配套制度和措施并严格执行,车补才能“物尽其用”而不至于沦为懒政者额外的一盘“下酒菜”。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