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莫让电商“一元购”创新变“创骗”

2016年05月27日 09:58   来源:东方网   犁一平

  疯狂的“一元购”是电商创新,还是变相买“彩票”?近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发布通报称,连日来不断接到投诉,反映网络上很多购物平台以电子商务创新的名义,开设所谓“一元夺宝”或“一元云购”等变相赌博的平台,引诱网友不理性投入,其商品售后维权难均成难题。针对“一元购”的乱象,中国商联会媒购委呼吁有关部门尽早介入调查。(5月26日《北京青年报》)

  《彩票管理条例》规定,未经国务院特许,禁止发行其他彩票。《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还规定了非法彩票的种类。总之,电商打着创新的旗号以“一元夺宝”“一元购”的幌子变相销售商品,以小额投入中大奖,其本质就是一种“非法彩票”现象,触碰了法律法规的红线,理当受到调查,并及时禁止和取缔。

  所谓“一元夺宝”“一元购”,打着网络销售的幌子,诱导消费者付款一元、十元、百元博取超过其付款额千倍、万倍的商品,实质就是一种下注行为,这就是一种博彩业。当然,有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有奖销售行为,但其中奖率极低,不同于有奖销售;退一步说,像这种“一元夺宝”“一元购”的有奖销售又涉嫌不正当竞争,也是受打击的对象。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待,这种行为都是不合法的。

  不可忽视的是,“一元夺宝”“一元购”的游戏规则不透明,有人发现网站的后台是暗箱操作,IP和网名都可以造假,根本就是一个骗局。在一个自定游戏规则,且缺乏有效监督的网络平台,推行这种“一元夺宝”“一元购”活动,无法约束举办法,很难保证公平公正,也很难说平台不会利用不透明的游戏规则坑人。就此而言,这种行为也是属于纳入整治的对象。

  显然,电商利用网络法律空白,以不经意的方式搞一种“小游戏”,具有迷惑性,却不引人注意,因为“一元钱”的游戏不心疼,也不会被举报。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有人想发财,3个多月花了57万元,终于开始怀疑其中有猫腻。而这种“游戏”本身就是为了骗钱,所以经不起推测和分析,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既然有受害者投诉,同时,中国商联会媒购委也公开向监管部门“喊话”,相关部门不能无动于衷、坐视不管。况且这种“游戏”涉嫌非法博彩,扰乱彩票市场。再者,这种“非法彩票”具有欺诈性,并已经严重损害了部分用户,如果不予以打击和禁止,必将有更多的用户受害。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