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师生不雅照曝光,谁该“善后”?

2016年05月20日 10:00   来源:东方网   李忠卿

  5月19日,微博网友@直播云南发文称,网曝昭通学院一副教授与女生不雅床照,文中写有事情经过,并截取了多张两人的不雅照片。对此,昭通学院一老师回应,学校已经在调查此事,还未有结果,教育部门则表示,还未知晓此事。(5月20日中国青年网)

  网路上曝光师生之间的暧昧与糗事,大概不是第一次了,只是这一次尺度特别大,不仅有图有真相,师生脸部的画面清晰可见,而且调情的定格瞬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因而对于不雅床照的出炉,我们一点不感到意外。

  昭通学院这名付姓老师,应证了那句老话——白天是教授,晚上则是叫兽。看了不雅照,网友有没有流鼻血,我不清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该教授利用职务之便,玩弄女性,表面看来是两情相悦,你情我愿,实则存在权力变“献”,让女生献出贞操。

  且来看看付姓教授的所作所为,故意泄露考试内容、私自修改学生成绩,用意很明显,就是讨好某些学生,特别是青春靓丽的女性,以达到投桃报李之目的。师生之间的“感情”显然已经越界,超出了公众心理可以承受的极限。

  不雅照出自昭通学院,对学校的“杀伤力”很大,学校的声誉毁在了这几张“艳照”上,实在有伤大雅,这无疑是教育界的一大悲哀。随着不雅照在网络上流传,坊间炒的火热,官方却浑然不知,突出表现在教育部门的后知后觉,行政不作为。按理说,该校发生这样的丑闻,上级主管部门必须介入调查,而不是任由校方自己调查,因为这很难打消公众的疑虑,即便结果出来了,也难言客观公正。要想回应公众的关切,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给这些不雅照配一段“画外音”,将学校“艳照门”事件查个水落石出,将处理结果公之于众,如此才能平息事态,使得舆情不再发酵。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