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闻反转时官方应该做什么

2016年05月20日 08: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朱达志

  新闻反转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更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专利”。比如“大跃进”时的“亩产万斤”,在当时就是言之凿凿的“事实”。媒体报道连篇累牍,以讹传讹,由不得人不信;并且没有任何人敢不信,因为任何质疑都可能是严重的“罪行”。后来,类似的“新闻”全都反转了。只可惜反转得太慢、太晚,其恶果已无法挽回,教训是何等的深刻!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反转并不是坏事。新闻的发生、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人们一步步逼近真相的过程。换言之,排除一些极端或人为的情况,新闻每反转一次,人们距事实真相很可能就更近了一步。所以,我们绝不能一遇反转就惊慌失措、幸灾乐祸、求全责备,更不能趁机占领道德制高点去打别人的脸。

  而且,恰恰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对自己周遭的环境更关注了,对自己权利的获得与维护更在乎了,对事实真相的求索更执著了,再加上有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空前便利和快捷,所以新闻反转的情形才越来越常见、越来越频繁。

  当然,这只是总体而言的。并不排除某些特殊案例的出现可能。比如,在某些人为因素作用下、甚至在某些强势力量左右下的“反转”。而这样的“反转”,严格说来并不属于新闻事件,其“反转”的轨迹并不合乎新闻传播规律,传播途径和手段也不一定正常、正大光明。惟其如此,这样一个现象才值得我们深究,当新闻反转情况出现时,相关各方究竟该如何积极面对,正确处置?

  不用说,媒体积极探寻反转事件的真相,乃其天职。官方的态度与处置办法,则更为重要和关键。这里所说的官方,既包括本身就是反转新闻当事一方的权力部门,也包括对该新闻事件负有行政与管理职责的权力部门。对前者而言,最好的做法就是回避和“不作为”,譬如,当出现警方执法不当甚至违法执行公务的“反转”情形时,相关警务部门和警务人员的回避,就是对查明事实真相的最好“作为”。而对后者来说,最好的做法则是“积极作为”,以其负责任和专业的工作,给反转新闻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以“丢肾事件”为例。5月5日,安徽一家媒体以“我的右肾去哪了”为题,报道称该省宿州市男子刘永伟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完胸腔手术后,右肾“离奇失踪”。当日下午,该医院发布声明称报道严重失实。但6日下午,该院又否认了此前的一些说法,承认患者“右肾缺如”。短短两天,“丢肾事件”几度反转,作为当事方的医院、患者轮流接受舆论拷问。好在徐州市相关部门及时组成联合调查组介入。10日晚,调查组发布报告称:刘永伟术后右肾存在,目前呈现为外伤性移位、变形、萎缩。

  调查组一锤定音后,轮到某些媒体和评论员“大反转”了。他们指责先前的报道和评论不专业、不负责任、猴急、对“不实报道”推波助澜,最终被真相“打脸”。其实,在这一事件中,患者怀疑自己的肾丢了而求助媒体,没错;媒体根据当时的情况初步报道,没错;当事医院出于审慎的考虑修正自己的说法,没错;媒体及时跟进报道并依据报道披露的事实评论,没错……在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及时的报道和分析是媒体的职责和权利,客观上也促进了事态朝积极的方向发展,譬如引发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而徐州市相关部门在媒体和舆论的推动下组成联合调查组介入调查,正是新闻反转过程中官方积极作为的正常表现。这样的表现最终促成了事件真相的水落石出,可谓善莫大焉。这正是新闻反转时代,官方应该做的“正事”。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