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摒弃急功近利,中国电影可以更好

2016年04月25日 09:36   来源:广州日报   薛世君(媒体评论员)

  对于今天的中国电影导演来说,恐怕普遍面临一个哈姆雷特式的纠结——是启蒙、引领90后的审美,还是迎合、谄媚90后的趣味?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这种纠结直接转化为一种现象——“90后”这个词在业内大佬们的发言中出现频次相当之高,甚至有人直言,“要把自己的膝盖贡献给90后。”

  90后价值观解构的一代,更多元、更感性,其消费心理就是,“我喜欢你,所以我选择你”,情感第一,其次才是性价比。具体到电影消费上,就是只要有我喜欢的IP,有我喜欢的明星,有对我胃口的“玛丽苏”等元素,即便情节再空洞、表演再生硬、制作再粗制滥造,我也会喜欢,也会为高票房贡献一己之力,这恐怕也是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电影受年轻影迷追捧的一大原因。

  与90后观影群体有相当重合度的,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叫“小镇青年”。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三四五线城市的电影市场份额逐年递增,在201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份额上首次超过一线城市。在近几年的新增银幕中,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占全国新增银幕数的50%以上,今年春节档四线及以下城市票房增幅达104.97%。正是因为三四五线城市电影消费市场份额激增,这些城市的电影爱好者,被赠予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外号——“小镇青年”,且已成为国内电影消费的潜力军。

  一二线城市的青年,一般在学校的时候就经历过ftp、BT、网盘时代的观影积累,观影品位和审美水平早已水涨船高,一般烂片已然忽悠不住。但是,三四五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可没有那么丰富的观影经验,他们没有在电影院体验过《阿凡达》那样的顶级视觉效果,所以觉得《大闹天宫》特效特别棒,比1984年版的电视剧《西游记》好多了。拿《富春山居图》来说,明星、美女、谍战、特工、动作、悬疑等元素一应俱全,虽然有人调侃为“整体不伦不类,细节不清不楚,感情不明不白,剧情不管不顾”,但还有人就吃这一套。再拿王晶的《澳门风云》系列来说,大咖、美女、枪战、爆炸、赌戏之类“杂糅”在一块,几乎就是为“小镇青年”量身定做的饕餮大餐。

  导演作为社会精英,按理说应该可以看透社会的真相、洞悉电影市场的动向,只不过,有的人选择“引领”,始终保持着对底层社会的关切和对底层人士的悲悯,收获的会是名声;有的人选“谄媚”,投其所好,收获的会是利益。但是无论哪一种选择,怕就怕在走极端——矢志“引领”电影市场者,如果沉湎于精英孤芳自赏式的艺术片,远离现实而沉浸于私人经验,最后恐怕只能留下轻盈的回声;决意“谄媚”市场者,如果陷入粗制滥造的泥淖无法自拔,堆砌出谄媚的“作品”,只见市场投机,不见艺术担当,最终发挥的,很可能是中国电影“掘墓人”的角色。

  在前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当时的评委会主席吴宇森谈到,“曾经有人跟我说:吴导,你不用那么费心拍戏了,现在你很有名了,随便拍一个烂片都可以赚钱。我听了以后很伤心,国内现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太多了。”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烂片有两种,一种是主观要做好片,限于能力最终做成烂片;另一种是明知是烂片,只为了赚钱。不管是“引领”90后也好,“谄媚”90后也罢,能力高低可以两说,但恰恰是这种故意制造烂片去圈钱的“急功近利的情况”,可以说是目前中国电影一大的隐忧。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吴天明留给中国电影的警世恒言    2016年06月20日
  • ·中国电影,自娱自乐就够了吗?    2016年06月16日
  • ·中国电影:前景虽好,更需诚意    2016年02月17日
  • ·中国电影,在世界织一张“网”    2016年01月2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