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电影,在世界织一张“网”

2016年01月21日 08:06   来源:人民日报   任姗姗

  开拓海外市场,将为中国电影在未来“黄金十年”赢得新的增长空间。

  “走出去”有利于开展全球性竞争合作,冲破乃至重构当前世界电影版图非均衡的权力关系。

  发行平台是渠道,是阵地,也是战场。建立覆盖全球的国产电影发行平台,是电影走出去的治本之策。

  1月15日,“中国电影,普天同映”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在北京启动。该平台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策划指导,华人文化控股集团、华狮电影发行公司共同搭建。今年春节前后,《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人街探案》将通过该平台在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的50余座城市上映。未来,该平台的发行规模将扩展至全球百余座城市。

  从地域分布来看,“普天同映”首先以电影工业和电影文化最发达的北美和西欧为主。其中,美国的上映城市最多,共有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十几座城市参与,紧随其后的是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均有接近10座城市,基本对当地的华人聚集区实现了全覆盖。而在亚洲,传统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圈内却只有日本,近年来与中国影视界交流活跃的非洲也未涉及。如此布局,显然是以华人与华狮两家公司的现有渠道为依托,锁定“华人圈”这一华语电影的主要受众群和主流电影院线,志在以市场化方式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架桥铺路,以点带面,撬动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为什么要着力构建国产电影的全球发行体系?这份宏愿的背后是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的普遍焦虑。产业化改革13年,中国电影市场保持了超高速的发展。2015年,中国影市交出了全年票房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的成绩。其中,国产影片的海外销售27.7亿元,同比增长了48.13%,但这仅占内地国产电影票房的10%。尽管近期《寻龙诀》《老炮儿》在海外热映,但大部分中国电影还未走出国内卖座、海外遇冷的尴尬局面。另据英国《卫报》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电影总票房为110亿美元,年度最卖座的前20部影片无一例外是海外票房超越了本土票房。比如,《侏罗纪世界》的总票房有60.9%来自海外,《速度与激情7》有76.7%来自海外。业内预测, 2017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这让人不禁思考:在产业改革和城镇化为中国电影释放红利之外,中国电影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坐拥庞大的本土市场,中国电影是否依然有必要直面海外市场的挑战,参与全球电影文化的竞争?

  这显然是历史的选择。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外交等事务中积极发挥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是大势所趋。中国电影,同样迎来建立全球视域、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机遇期。一方面,开拓海外市场,将为中国电影在未来“黄金十年”赢得新的增长空间。今天的中国电影,不可避免地遭遇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双重挑战,封闭和保护并不会成为长久之策,唯有拥有独一无二的拳头产品,建立强大过硬的民族工业,才有可能掌握主动权。而深刻融入世界电影格局,将从产业链末端倒逼中国电影加快自身调整,强化跨国制作模式、电影叙事、影像风格等方面的“国际性”,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文化不是冰淇淋,电影也不是麦当劳里的汉堡。经济全球化正裹挟新的文化霸权袭来,电影作为特殊的文化产品,正成为硝烟四起的必争之地。从维护自身文化安全乃至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立场出发,中国电影同样需要提升国际话语权。“走出去”有利于开展全球性竞争合作,冲破乃至重构当前世界电影版图非均衡的权力关系。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追问: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电影“走出去”?我们也找到了许多答案:语言是障碍,文化折扣是现实存在,传播格局“西强东弱”的不平衡由来已久,但最关键的还在于中国电影自身。我们是否拥有足够适应全球的电影产品?是否拥有将这些电影产品推向全球消费者的有效渠道?

  我们知道,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起于上世纪20年代,早在1919年,海外电影市场的利润就被好莱坞纳入生产预算。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早已拥有遍及全球的发行网络,他们确信,电影制片是一个整体,发行环节对产生票房以及扩大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好莱坞经验证明,发行平台是渠道,是阵地,也是战场。建立覆盖全球的国产电影发行平台,需要整合资源,整合政府与民间、政策与市场甚至整个中华文化圈的资源;更需要开疆拓土,以市场化的方式,建立国际认同的标准和体系。打破现有不平衡的电影发行版图,为“中国声音”在全世界争得一席之地,难度高,却也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

  海外电影市场,是一个需要不断培养拓展的对象,同样是一个值得改写甚至重塑历史的契机。历史上,美国直到1994年才实现了海外票房超越本土票房。我们也需做好充分准备,以足够的信心与耐心,足够的智慧与持之以恒的努力,完成这项“利在千秋”的电影希望工程。

  好在,历史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吴天明留给中国电影的警世恒言    2016年06月20日
  • ·中国电影,自娱自乐就够了吗?    2016年06月16日
  • ·中国电影:前景虽好,更需诚意    2016年02月1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