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石柱县公安局沙子派出所门前锣鼓喧天,原来,当地苟氏家人得知本家族的四名孩童经公安户籍部门批准,终于认祖归宗,改姓成功,特地前来感谢派出所的民警们。而说到改姓的原因,既有平日里这家人曾因姓氏常常被人开玩笑,也有他们想要认祖归宗的心理。(4月21日《成都商报》)
单从报道来看,这只是一起家族改名换姓的个例,但若细细推之,这背后的文化偏见,或者说是人们对姓氏始源的判定存在的误区,都需要好好商榷。虽不能说个体原因上升到群体乱象,但至少,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种调侃别人名字,自己却浑然不觉的现象。
举个例子,可能一说到“苟”姓,会让人联想到“狗”,很多人调侃这一姓氏时也喜欢用“狗”来作对比,如果说是熟识的朋友,倒可以开这样的玩笑,可问题是,只要一提到“苟”或者“朱”“牛”等姓氏时,大多数人内心所想的全是反映动物的词语,以上种种,都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刻板印象。有研究者也将其称为现实镜像,实际上,这种镜像并无好坏之分,可如果是添加了人们的主观情绪呢?如果被人们描述出来,又会不会无礼或者鄙俗呢?
如果改姓的四个孩童是纯属自愿,那就不需要争议,关键问题却是,这几个孩子改姓是因为名字经常被别人开玩笑,自己受不了误解和嘲笑,导致变得不自信,不爱与人沟通。由此可见,这其中的固有道德准则,以及存在着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都需要正视和重视。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用别人的姓氏开玩笑,但是正如听故事的人也会感同身受一样,你不得不承认,当听到一个名字时,脑海中或多或少地会勾勒出相对应或者走偏的画面以及人物形象。
而这种自然而然的想法,会随着人们主观情绪的叠加变得越发不理性,从而演化成批评他人的过激行为。类似现象绝非孤例,大到政府会议上的点名道姓,小到菜市场里的对骂,都存在对他人姓氏指指点点的现象,甚至上升到中伤他人家族的层面,这些其实都不叫正常的社会语境。人们的思维质量和行为质量取决于他们是否带有善意,而对别人的名字进行攻击显然就不带善意,但更为可怕的是,这些主观判断竟然还被人标榜为“不带恶意的调侃”。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我们自然可以认为争议“苟”姓改成“敬”姓是小题大做,但如果我们从观众变为亲历者,还会从容淡定地对别人姓氏进行肆意调侃吗?
因此,“苟”姓改成“敬”姓实质上也有很多迫不得已。作为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标签符号,姓氏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怀,虽说钱文忠在解读百家姓里认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认识误区,但他同时也提倡不要数典忘祖,可见尊重姓氏也应该被珍视。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