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禁不禁童星参加真人秀应先征求民意

2016年04月18日 11:02   来源:光明网   龙敏飞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4月17日 新华社)

  自从《爸爸去哪儿》在国内火了之后,一大批“童星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也捧红了不少童星。天天、KIMI、森碟、王诗龄等小童星,不仅为人熟知,更成为娱乐节目的“宠儿”,甚至呈现出“霸屏”的现象。更有自称业内人士的人员透露,这些童星的身价,已经超过二三流明星,甚至直逼一线明星,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当一种现象火了之后,其利弊的探讨,便很有现实价值,因为其对社会的引导、对社会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当“童星”火遍国内之后,便有不少负面评价,有人称,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可急功近利,否则容易适得其反;也有人表示,过早地接触社会,会让童星过分早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更有人表示,这样的“造星运动”,会加剧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与期待,甚至揠苗助长……

  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相关方面对“童星”进行了规范管理。去年9月,新《广告法》规定,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担任广告代言人;如今,广电总局则下发通知,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从这一系列的举动来看,相关部门为“童星”的“健康成长”,可谓操碎了心。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童星真人秀节目真的是洪水猛兽吗?答案不言而喻。对于《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来说,其之所以火热,就在于其对如今生活中“父亲角色失位”进行了重新审视,这既切中了社会热点,又符合传统文化需要。而这,才是这档节目以及类似节目火热的真正原因。

  或许,也是源于此,广电总局表彰2013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时,《爸爸去哪儿》才被赞导向正确、质量上乘,注重社会效益,追求改进创新,传播核心价值,引领社会风尚。遗憾的是,仅仅是三年之后,同样的节目,相同的导向,就从“创新创优栏目”变成了“喊打节目”。这样的自相矛盾,也证明了一点:凡事皆有两面性。

  对于两面性的节目,最好的方式,不是用领导意识来决定,而是用民意来决定。这就是说,“禁不禁童星参加真人秀”应征求民意,毕竟,有人认为对于这样的节目应该“一禁了之”,但也肯定会有人认为这样的节目“堵不如疏”,做好引导才是上上策。既然如此,为何不让“民意”来决定呢?毕竟,所有的娱乐节目,都是做给观众看的,那么观众就应该有一定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人为造“童星”无异拔苗助长    2015年06月01日
  • ·打造童星(图)    2014年03月0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