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名人代言网络理财尤须谨慎

2016年04月12日 06:56   来源:法制日报   吴杭民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千万不能因为是名人风风光光代言了理财产品而趋之若鹜。在各类理财产品充斥市场的今天,需要民众科学、冷静、客观地对待理财产品

  “世纪婚礼”之后,“教主”黄晓明又火了一把——他的微博被愤怒的投资者围攻,很多人言辞激烈地要求他还钱——近日,有投资者爆料称互联网金融平台“东虹桥金融在线”已经停止兑付。兑付危机消息传出后,不少投资者到该平台明星代言人黄晓明的微博下留言“讨债”(4月11日《中国青年报》)。

  这几年,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但由于监管的乏力,泥沙俱下的问题平台也不时出现。有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网贷行业出现了896家问题平台,而在2014年,这一数据是275家,2013年是76家。而且,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更是借力名人效应,纷纷邀请一些演艺圈明星做自己的代言人,意欲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可是,有的时候恰恰事与愿违,一些名人代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出了问题后,名人也身陷漩涡。

  黄晓明的遭遇,并不是孤例,这两天,“九球天后”潘晓婷也遇到了麻烦,她曾代言的中晋资产几天前被上海警方立案侦查。有报道指,截至4月6日,中晋资产实际控制人徐勤等人在准备出境时被公安人员在机场当场截获,其余20余名核心组织成员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获。而前不久,“皇阿玛”张铁林代言的鑫琦资产也陷入了19亿兑付风波。

  名人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代言得那么热闹,但民众压根不知道的是,这些明星是不是也购买了自己代言公司的理财产品呢?从目前相关报道透露的信息看,或许购买的寥寥无几甚至没有。

  尽管黄晓明工作室已发表声明,明确表示黄晓明不为该金融平台的行为“背锅”,但广告法明确规定:“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等。”如果明星拍了此类广告,恐怕就难逃责任追究。更有报道称,现在新兴的平台找明星代言,一般会给明星一定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明星的代言行为已变成出资行为,如果金融平台无法兑付投资者的资金,明星当然要承担责任。

  其实,理财、投资是一门极其专业的学问,那些演艺圈的名人,究竟有几个是懂理财、投资的?而一个理财产品,也并不会因为明星的代言就突然变得生财有道、财源滚滚,给投资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所以,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千万不能因为是名人风风光光代言了理财产品而趋之若鹜。在各类理财产品充斥市场的今天,需要民众科学、冷静、客观地对待理财产品,在购买前多方比较、专业分析,从而使自己的资金、收益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避免出现鸡飞蛋打的后果。

  对于广大的名人、明星而言,为了对公众负责,也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声誉,在代言理财产品时要谨慎、认真,否则,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贬损自己的知名度和公信力,而且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当然,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蓬勃发展,当务之急是,有关监管部门要未雨绸缪加强行业管理,制定出更加精细的政策制度,其中包括厘清名人代言理财产品存在哪些法律问题;如果理财产品塌了,造成投资者损失,那么这个“锅”到底该不该由代言的名人来背、该怎么背等等。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让名人教师身份名副其实    2015年11月11日
  • ·公咨委的监督功能去不得!    2015年04月0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