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创造了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的票房奇迹,2015年又有一部台湾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在青春电影市场掀起了波澜,尤其在大陆掀起了好一阵少女心、少年感万岁的浪潮,连带上近期上映的香港电影 《哪一天我们会飞》,又是被人贴上了“港版《我的少女时代》”之名。再追溯大陆,《致我们逝去的青春》,也曾被称为“大陆版 《那些年》”或是“女版《那些年》”。
一时间,“怀旧”似乎成了青春电影的主菜,一直有一股怀旧的空气不断蔓延。
时至今日,我们的青春期似乎从没退过潮。我们头顶着同一片天空,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电影中我们经历的青春是同一种色彩吗?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电影人为什么对怀旧青春这么情有独钟,或者说是大家的青春是真的有这么好怀旧?
还是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说起。这部片子票房通吃,主要是因为它戳中了导演这一代人的集体情愫。《我的少女时代》助推了波澜,也是因为导演戳中了所有拥有少女心观众的集体情愫。不管你承认与否,“每个女生心中都有一个徐太宇”这个论断,从可观的票房推论也是准确的。
香港电影《哪一天我们会飞》的格局显然大于这两部影片,它抛开了完全个人化的追忆方式,让个人情怀和家国事体扯上关联,给这部青春怀旧电影涂抹上了厚重的一笔。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几部青春怀旧电影。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前半段也是两男一女,通过县城青年一生的去留选择,表现他们在接受现代化进程的冲击还是固守传统生活之间踟蹰,即使片子有些微硬伤,但从导演意图来说,有思考有格局。徐峥的《港囧》是一部拥有青春怀旧情愫的商业片,陷入婚姻危机的中年男子去香港赴初恋女友之约,最后认清自我,重拾家庭梦想,该片是修复当下、重拾梦想的一个典型。
电影人和观众们对青春电影的关注还在持续,一大拨青春电影仍然陆续向我们涌来。不论是找寻激情还是失去方向,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的青春电影折射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物质基础保障之后人的精神状态。
在其中,我看到了台湾青春片完全个人化地沉浸于青春,香港青春片于重拾梦想时又慨叹失落的青春,大陆青春片总有脱不掉的对于“母体”的依恋,在家庭和爱情的瞻前顾后中呈现着压抑的青春。这一类型电影都显示出一种迷茫焦虑不够快乐活泼的精神气质,似乎是人们在疲惫现实、紧张生活中的呼吸和轻呐,只用青春这个概念做现实不如意的“药引”。
电影里就真的看不到纯美感动,呼吸轻盈的青春了?仔细想想,我们的青春真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吗?2015年,一部意大利影片《青春》似乎给出了启迪。这部片子从老年视角出发,用欧洲人的智慧与幽默,轻快地追忆了个人的年轻时代,在个人艺术追求、自我救赎中展现了父女、夫妻等关系。46岁的导演正值青壮时光,可是拍出的完全不是轻浅浮夸的青春;片中也有迷茫,但那只是一个人暮年对自己进行清理,希望实现轻盈圆满,达到和合之前的状态。
当我们一直沉浸在逝去的青春中,别人已经挽起袖子,和自然艺术融为有生命的一体。青春不应该是时时自我更新、充满生命力吗?面对一堆怀旧味浓郁的青春片时,也许我们可以从别人的佳作中悟得:这才是画写青春的真正意义吧!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