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与城镇化无关

2016年03月12日 09:37   来源:红网   万庆涛

  3月10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留守儿童是国家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群体,目前有约6000万,义务教育阶段有2400多万。今年2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袁贵仁表示“教育部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他说:首先,在安全上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营养餐供给、交通安全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第二,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鼓励他们独立、自立的精神,制止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另外还要确保他们能够通过电话和视频和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交流;第三,教育部门还应该做到学校要保持和家长的沟通和合作。(3月9日中国网)

  袁部长把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归咎于国家城镇化进程,这是打错了板子,找错了病根。找错了病根,就会开错药方。开错药方,就治不了病。如果留守儿童问题是因为城镇化,那么国家推动城镇化岂不是错误的。实际上,城镇化是人类发展规律,城镇化也不必然带来留守儿童。

  既然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城镇化带来的,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准确地说,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户籍制度不适应城镇化进程的需要造成的。因此,要从解决户籍制度上找解决留守儿童的办法。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严格限制人口流动,特别是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不但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更有刑法条文规定,农民私自进城者就是“流窜犯”,要受到刑事处罚。农村与城市被人为地隔离开来,有一段时间,中国曾经逆城镇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了农村人。农村人要想成为城市人,只有几条羊肠小道,当兵提干,考大学,顶替在城里工作的父亲,没有其他路可走。

  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给农民进城务工开辟了一条通道,推动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国目前的繁荣,亿万进城打工农民功不可没,国家现在也承认这一点。但由于没有与城镇化相配套的制度改革,造成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干的是建筑工、清洁工、搬运工等工人的工作,但却很难得到工人身份,被称为打工者,农民工,无论他们在城里干了多少年,总成不了市民,也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其根源就是户籍制度改革落后于中国发展进程,落后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因此,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必须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建立现代人口登记制度,实现政府以服务为主的人口管控。

  可以说,建立现代人口登记制度,即以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国民,进一步解放人这个唯一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将会释放出不可估量的巨大创造力,极大地推动中国的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将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杜绝进城务工者把创造的财富浪费在回家的路上。允许国民在国内自由流动,户随人走,孩子随父母走,甚至老年父母随子女走,这都应该成为国民的自由选择权。只要恢复迁徙自由,留守儿童问题就迎刃而解。在没有在制度上解决户随人走,孩子随父母走,甚至老年父母随子女走的情况下,所有解决留守儿童的努力,都是南辕北辙,无的放矢。

  人口自由流动,既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是国家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户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还为建立现代人口管理制度开辟了道路。人口是资源,因此人口如何流动由市场决定而不是政府决定,而政府要做的就是如何保障人口的自由流动,以便更好地保障市场对人口的配置作用。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