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陪爷爷再年轻一次”:权利不够情怀来凑的请假条

2016年02月19日 07:34   来源:红网   赵查理

  “元宵节,我想带爷爷回到25岁,陪爷爷再年轻一次。”日前,一张请假条被杭州网友晒到网上,引得无数人大呼“任性”。而领导的批复也相当“给力”:“让年轻活出动静!”(2月18日《北京晨报》)

  孙子要带爷爷“穿越”,帮老人重新年轻一次,被孝心感动的领导爽快准假,让员工的“任性”有了团圆的结局。民众也被请假条散发出的温度所感染,不由自主为员工孝心和领导开明点赞。可是,孝心的道德正确背后,依旧有着诸多阴霾。

  一,按理说,企业内部的请假条,是不应传到网络且大肆传播的,因此有人怀疑这是企业变相炒作。二,请假理由和准假理由很短,但充满利于网络传播的“金句”。三,春节假期那么长,孙子有足够长的时间陪着爷爷“年轻”一次,为何非等到元宵当天。再说,一天的“穿越”时间太短,很难改变生活的轨迹和老人的心态。

  类似的请假条有很多,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快忘了老公长什么样儿”等,它们成为“网红”,或是有意为之,或是无心插柳,但都无一例外获得民众的围观,因为其背后的逻辑击中了民众脆弱的心灵。

  首先,民众对世俗生活的追求。有些任性有些嚣张的请假条中,民众流露出的是对生活细节的羡慕,是想追求小而确定的幸福。从想看世界到嫁为人妇,从理想破灭到胸大辞职,从社会代沟到爷孙“穿越”,请假条实际是一个人爱情、理想、亲情的缩影,围观者对当事人的羡慕和点赞,是内心渴望的自然流露。世俗生活并不低俗,在细节中活得本真,光靠请假条显然不够。

  其次,民众对个人权利的漠视。休假是民众的个人权利,孙子陪爷爷“年轻”一次,却需要领导的点头批准。可惜,民众多看到了所谓的孝心,却没意识到当事人的权利遭到侵犯,带薪休假等权利成了空中楼阁。甚至,当事人及民众还心甘情愿赞扬领导开明,民众似乎忘了“权利”二字如何写。正是权利的残缺不全,在“任性”请假条和大多数人之间画了一条银河那样的鸿沟,瞻前顾后,不敢追求想要的世俗生活。

  权利不够,情怀来凑,散发着“奇葩”味道的请假条,以后也会间或出现在民众眼前,也会获得如潮水般的围观和追捧。此时民众千万别沉浸在自我感动中无法自拔,而应该抓住昙花一现的个人权利,它才是世俗生活的保护伞。唯有如此,类似的请假条才不会接二连三出来撩骚民众那颗不满又无奈的心。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