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解之心”温暖“城乡之别”

2016年02月18日 09:22   来源:人民日报   徐元锋

  每年春节,总有“返乡体”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大都认为乡村凋敝,哀叹“回不去的故乡”。笔者长期在云南工作,有时一天之内在偏远山村和大城市之间“穿越”,也会生发感慨:从草屋瓦舍到高楼林立,简直“恍如隔世”。城乡差别一直都在,春节把二者“拉得更近”。其实,我们的现代化和城镇化步骤,既有纵向前进的“时间轴”,也有梯次发展的“空间轴”。拿北上广和穷山沟的“两极”说事儿,难免产生“戏剧化”的效果。

  在云南工作日久,笔者逐渐觉得:哪怕是最落后的地方,这些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西南边陲的独龙江到人多地少的乌蒙山,从水土流失的石漠化地方到鲜为人知的民族村寨,如今道路硬化了,新房子更多了,日子比几年前好过了。云南如此,全国乡村皆然。春节回山东农村老家,叔伯兄弟大多数对眼前的生活满意,吃过苦、经过事的老人尤其如此。对乡村,我们多一些“理解的同情”,才会有更多“同情的理解”。

  这么说,并非回避乡村存在的问题——虽然,城市的问题也不比农村少多少。大体看,对农村的“焦灼感”,既来自于对父老乡亲苦乐的感同身受,也来自对乡土更高的应然期许。所以说,对农村发展善意的“正能量”越多越好,哪怕是忧心忡忡甚至是刺耳难听的声音。只不过,把发展问题转向“凤凰男”与“孔雀女”的“身份问题”,或者片面描绘农村现状,却无助于问题解决,还会拉大社会心理隔阂,甚至产生“妖魔化”农村的负作用。

  尊重,是我们讨论乡土问题的前提。换句话说,“主流舆论”或者“城市视角”,对乡村或者落后地区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对于渴望变化又要依仗外界力量的它们来说,如果舆论场里对二者的理解都是偏颇或者猎奇的,说不定二者会去呈现“你想要的样子”。在某地,为了吸引眼球发展旅游,媒体竟然“直播”民间风俗“澡塘会”——如此“展示”,不知让外界作何感想。而“有色眼镜”对出身贫寒的个体造成的心理压力,自不待言。

  其实,有些舆论之所以对“村里的事”一惊一乍,暴露出的是城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舆论场中农村相对弱势的“话语权”。实事求是说,农村的真实场景、农民掏心窝的声音,又有多少“处于聚光灯下”的机会?而“某某博士”对乡村的剖析,外界投来的打量眼光,又多局限于短时间内的“视觉落差”和“心理落差”,很难有持平之论。让我们少些“傲娇之心”,多些“地气之论”,让村里人来说村中事,心平气和讲好落后地区的故事。对此,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同样责任在肩,“出走者”和“返乡者”一样义不容辞。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无疑是一个长期过程。惟其如此,信息传播以及传播者的心态就很关键。世上本无“孤岛”,用“理解之心”架起“温暖的桥”,跨越城乡和区域的“沟壑”,会让我们的“回乡之路”更加舒心顺畅。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