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受境外市场的影响,沪深股市均大幅低开,最终震荡上扬。上证指数、深成指数等虽然没有取得“开门红”,但其K线都取得了“开门红”。低开高走的走势,实际上也给市场带来了一点信心。周二沪深股市大幅上涨,更让我们充满想象。展望2016年的市场,个人认为投资者不可太绝望,个中或不乏投资机会。
2015年的A股市场,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去年6月15日以前,沪深市场可谓牛气冲天,不仅两市日成交量频频超过万亿大关,甚至于突破2万亿的也不鲜见。暴风科技挂牌后连续27个交易日涨停、全通教育与安硕信息股价突破400元等,都足以见证着市场的火爆程度,但市场火爆的背后其实就是疯狂。由于监管部门清理场外配资,更由于整个市场估值较高,自6月15日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暴跌悄然来临,其惨烈程度为A股市场历史上所罕见。若非监管部门强力救市,其后果无疑会更加严重,投资者的损失无形中会更大。
而步入2016年以来,股市再次遭遇暴跌的“洗礼”。1月份上证指数跌幅超过20%,也创造了“黑色”的一月。从去年6月份至今年1月份,股市两次暴跌,其对市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不仅资金大量出逃,投资者对股市也会有一种恐惧心理。事实上,这从1月份以来市场成交量的萎缩上也可看出端倪。
对于2016年的市场来讲,不利因素并不少。与A股市场一样,去年下半年以来,欧美市场同样风声鹤唳,特别是在中国春节期间,境外市场出现大幅震荡,不仅将A股拖累全球市场的谎言击得粉碎,实际上也会影响到A股市场投资者的心态,首个交易日大幅低开即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原油期货价格的持续下滑并不断创出低点,实际上预示着全球经济前景并不乐观。而德意志银行的巨亏等,又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于市场上方。
从境内市场来讲,去年GDP增速25年来首次破“7”,说明了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是大环境,其对市场的影响最大。其次,历经两轮暴跌,许多投资者已成“惊弓之鸟”。从1月份的暴跌走势看,只要市场有丝毫的风吹草动,投资者便会夺路而逃,这亦是股灾产生的一大“后遗症”,也凸显出市场信心恢复还有待时日。其三,市场不断出现的“爆仓”声。继场外配资、两融业务之后,大股东质押股份、上市公司资管计划以及员工持股计划又频频发出“爆仓”的警报声。特别是大股东质押股份,由于其涉及的上市公司众多,并且市值较大,“地雷”一旦引爆,市场将再现灾难性的后果。此外,注册制的推出、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不尽人意等状况都将对市场行情产生阻滞作用。
尽管市场面临着的内外环境都不佳,却并非没有“亮点”。需要指出的是,正是这些“亮点”,或为市场投资创造机会。一是市场跌幅颇深,除非发生特大突发事件,其下跌的空间已非常有限。从去年的5178点至今年的2638点,上证指数几近“腰斩”,上市公司股价早已跌得面目全非,诸多个股更是跌无可跌。股市走势无非是向上、向下、震荡。当股指下跌空间有限时,要么继续震荡,要么向上,这其中就蕴藏着机会。
二是两融余额持续下滑为今后的增长“预留”了空间。2015年底至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两融余额历经连续下降跌破9000亿元关口至8700亿元一线,与其峰值2.27万亿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这是在股市下跌过程中产生的,但也应该看到,两融规模增长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去年上半年股市牛气十足,与两融业务特别是融资业务的规模持续放大亦是分不开的。
三是监管部门的支持。股市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高层不会允许其出现较大的波动。目前股指处于3000点之下,最低曾跌至2638点,几乎是上轮牛市的起点。因此,股指不仅在技术上下跌空间有限,在政策上同样下跌空间有限,其背后则有来自监管部门的支持。至少,如果股市再次大跌,“国家队”资金将再次进场。
四是养老金入市。养老金入市被“炒作”了多年,市场也期待了多年,而今年将正式成为现实。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自去年8月17日开始起施行,标志着养老金入市步入实施阶段,而2016年养老金将实质入市。人社部相关专家预计,养老金入市资金理论上可达到超过万亿的规模。因此,养老金入市,不仅能为市场带来巨额性的资金,更将提振市场的预期,其入市无疑是一大利好。
当然,2016年的股市,投资者对牛市不应抱有太大的期望。至少,像去年那样的牛市行情是很难出现的。重要的是,即使整个市场没有波段性的行情机会,个股机会同样会精彩纷呈,而这则有待于投资者深入研究市场,用心研究个股。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