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莫名卷入“凶杀案” 一起信息公开之诉难解刑讯之谜

2016年02月17日 07:13   来源:京华时报   王灏军

  从案件性质和讼争关联性来看,想借助一起信息公开之诉解开当年的刑讯之谜可能性不大。理顺检警关系,还原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才是破解错案追责难的务实之途。

  20年前,安徽霍邱县的陈家杨莫名卷入一场“凶杀案”。所幸被警方认定的“死者”朱大国从外地赶回村子,还了陈家杨清白。虽然警方先后给了陈家2万多元补偿,但“从关押到释放,都没有任何材料”。去年,陈家杨将霍邱县公安局告上法庭,要求警方公开当年的办案信息。昨天,此案二审开庭。

  20年前的“凶杀案”早已尘埃落定,陈家杨的诉求中,有些其实已有了答案。比如,“原告目前是否还是犯罪嫌疑人”,可以确定陈当然不再是嫌疑人。再如,“如果原告目前不是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那么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是从何时被取消的”,根据媒体报道的警方说法,从警方获悉“亡者”归来后就立即释放了陈家杨这一细节来看,陈在当时就已洗脱嫌犯身份。

  陈家人坚持不放手的原因,恐怕并不在于“讨个说法”。在陈家杨的上诉状中,要求警方公开的11项信息还包括:原告被羁押在看守所的法律手续;讯问原告的民警的姓名及现在工作单位;原告的讯问笔录;原告所涉嫌案件的全部卷宗材料;办案民警在讯问原告时是否有刑讯逼供行为等。透过这起“信息公开之诉”,隐约能窥见陈家杨追究当年错案责任的坚持。

  近年来,经由再审程序得以昭雪的错案已有数十例之多,但公开的错案追责少之又少,仅有的几例也被网友吐槽有“罚酒三杯”之嫌。改由行政诉讼切入,走“暗度陈仓”的追责之路,注定不会是坦途。事实上,一审判决陈家杨就输了。

  当然,在文本上,陈家杨并没有输。一审判决结果是,被告霍邱县公安局对原告陈家杨、徐玉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予以答复。注意了,法院只是让警方答复,并不是让警方公开原告诉请的办案信息,所以警方才会对尊重法院判决那么有底气。事实上,一审后陈家人很快就收到了霍邱县公安局的答复:朱大国死亡案相关案件信息不予公开。这也是促使陈家杨提起上诉的原因。

  我们无法预测二审结果,但从案件性质和讼争关联性来看,想借助一起信息公开之诉解开当年的刑讯之谜可能性不大。庭审中,原告方多次就“是否存在刑讯”向被告方提问,都被被告方以该问题与庭审争议焦点没有关系为由,直接拒绝。

  就算二审法院推翻一审判决,直接判令警方公开包括“办案民警在讯问原告时是否有刑讯逼供行为”等案件信息,警方也大可以直接回复“没有”或“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当年办案民警在讯问原告时有刑讯逼供”。

  其实,启动对刑讯的刑事调查权并不在法院,而在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及时介入刑事错案责任调查的主要障碍在于检警之间事实上的兄弟关系,而非宪法架构上的制约关系。理顺检警关系,还原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才是破解错案追责难的务实之途。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监督    2016年06月01日
  • ·信息公开不能总是临时行政任务    2015年08月19日
  • ·让信息公开为惠农资金“护航”    2015年07月28日
  • ·央企共性问题凸显信息公开重要    2015年07月0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