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养老院一床难求,可养老院真要建在自已边上,很多居民又坚决反对。”在正举行的上海市“两会”上,政协委员徐国民在分组讨论时谈起养老问题,引起不少委员共鸣。徐国民说,民生公共设施因居民反对难以落地,类似现象在许多区县出现,这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解放日报》1月26日)。
的确,就如政协委员徐国民这次在正举行的上海“两会”上所说,真要将养老院建在自已小区边上,或许真的有居民会表示反对。不过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如果要说这种反对声音是很多,或是说是源于居民的“邻避效应”,恐怕、至少在上海不一定全是事实。
而其中道理说来也简单,因为众所周知的是,上海作为一个已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的城市,可以说,在每个居民身边、每个小区都或多或少地会有老人的存在,且这些生活在身边的老人还肯定要么是家人要么就是邻居。所以不难想象,当自已家人、邻居老了,能够在与自已居住地相邻养老院安度晚年,无论对老人还是家人都肯定会是一件好事,而且还完全可以说,这样的好事或许会有个别人反对,但若要说有很多人反对,与情与理都应该是说不过去。
那问题又在哪里呢?其实徐国民委员自已已经说到了,那就是要做宣传工作、而且还要把这项工作做到位。那将养老院建在小区边上,就肯定应该能得到绝大多数小区居民的赞同。因为每个人都会老去,所以从善待家中老人、善待自已身边老年邻居、即从“老吾老及人之老”角度上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善待自已。因而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关键还是要把相关的宣传工作做好。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