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百度血友病贴吧被卖 别让“铜臭”腐蚀互联网

2016年01月14日 07:3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前有“快播”涉黄案,后有百度把血友病等疾病“贴吧”卖给身份可疑的医院和个人牟利,一向标榜“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的互联网巨头们,如今竟也抵挡不住商业利益的巨大诱惑,干出了突破商业底线甚至是道德底线的出格勾当,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互联网技术进步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无可否认。但技术进步应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不应该用来挑战公众良知和社会道德底线。技术创新本身并没有错,但需要警惕的是,有人假技术创新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打着互联网经济的神圣旗号,却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其所谓的创新,只不过是唯利是图,只不过是为吸引客户眼球而无所不用其极。

  广大互联网用户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并非是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也为那些心怀叵测之徒大开方便之门。如今,一些骗子纷纷盯上了互联网经济这块“肥肉”,再加上很多网络平台服务商为了所谓的“流量变现”,无视广大用户的隐私和权益,默许和纵容不法分子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造成网络上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用户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各种“陷阱”,不仅破了财,还有冤无处伸。面对种种乱象,加强监管和监督势在必行,绝不能让网络变成不法分子、黑心商贩逍遥的乐土。

  面对诚信危机,互联网企业更需要反思:如果违背了初心,倒在经营压力和商业利益的双重夹击下,长此以往,顾客会不会用脚投票?这不是发挥公关能力、把事情“摆平”就可以蒙混过关的事儿,而是真的需要认真地想一想,该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公益?是成为金钱的囚徒,还是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别再让“铜臭”把好好的互联网搞得乌烟瘴气,到最后,受伤害的也许就是互联网企业自己。(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杜 铭)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甩开“铜臭” 不做“奴隶”    2014年10月23日
  • ·人情交往:多些绿色 少些铜臭    2013年04月08日
  • ·教育不能沾上铜臭    2013年03月26日
  • ·别让铜臭玷污“鹰式教育”    2013年01月05日
  • ·疯狂的石头别让铜臭误了雅好    2015年11月1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